贵州史话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黔西南古驿道桥梁劄记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2-07 12:30:27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崔利军 点击: 评论:0

[摘要] 驿道作为古代中国陆路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达政令、军令,物资运输,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及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驿道中的桥梁,更是驿路运输关键所在。黔西南驿道形成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至秦汉之际,兴盛于明清,废止于民国。驿道桥梁见诸史籍者30余座,见存25座。有省道桥梁7座、府道桥梁10座、州县道桥梁8座,分索桥、拱桥、梁桥三种类型。其中,石拱桥23座,铁索桥、铁梁桥各1座。从产生到废止,黔西南驿道桥梁在地方历史上留下绚烂多彩的一页。

关键词:黔西南 驿道桥梁 劄记

驿道亦称官道,是中国古代王朝按一定标准修建的供车马通行的道路系统,肇始于商周至春秋之际,形成于秦。作为古代中国陆路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驿道在传达政令、军令,物资运输、军事行动、官吏出行、边疆治理,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及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驿道中的桥梁,在驿路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驿路运输关键所在。

黔西南作为古代西南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驿道的形成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以来出现的中印商道(身毒道[1])和秦汉大一统政权建立后对西南夷地区的开发,尤其是汉武帝置牂牁郡、修南夷道不无关系。递于东汉安帝永初六年(112),诏令在黔西南所在牂牁郡周边益州郡(云南晋宁)置皇家牧马苑——万岁苑、 犍为郡(四川犍为)置汉平苑[2]以来,驿道邮传不断发展。从出土于兴义万屯墓群、兴仁交乐墓群的东汉中晚期铜马车亦不难看出端倪。此后,尤其在明清时期,随着茶马贸易的繁荣、中央集权力量的增强,驿道体系日臻完善。逮于民国,随着公路交通运输的兴起,驿道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黔西南驿道由省道、府道、州县道三部分组成。

省道处滇黔驿道中段,有新、旧两条驿道。“旧驿路自永宁(今关岭永宁)、安南(今晴隆)交界铁索桥之盘江驿,西经安南县之安南驿,又西经江西坡驿,又西经普安县之新兴驿,又西出郡境经软桥入滇;新驿路自安南、郎岱交界之毛口驿,又西经那当、列当两废驿,又西经安南之阿都田驿,又西经普安之白沙驿,又西经舍基场、罐子窑二废驿,又西经普安厅(今盘县)之上寨驿(今属普安县窝沿乡)、刘官屯驿、亦资孔驿而入滇。”[3]

府道八条。一由兴义府城(今安龙)西至兴义县城;一由府城北至新城(今兴仁)。新城北至普安、安南县城;一由府城东北至永丰(今贞丰)州城;一由府城东至册亨州城;一由府城南至广西西隆州交界之湾旬;一由府西南至罗凹;一由府城南至徽老;一由府城南至兴义坝榜。

州县道二十六条。即:兴义东至新城,兴义南至捧鲊(今兴义捧鲊镇)、坝达章(今兴义沧江乡坝达章村),兴义西至江底(今兴义乌沙镇江底村),西北至枫塘(今兴义木贾街道枫塘村);普安东至安南,西至普安厅(今盘州),普安北至松岿(今普安罐子窑镇崧岿村),普安南至忠顺里(今普安青山、兴仁马家屯一带),东南至新城、马乃营智顺里(今兴仁下山镇马乃屯)、阿计营(今兴仁新马场营上村)、安逸营(今兴仁大山乡大野场村),西南至鼠场营义顺里(今普安新店乡)、楼下营仁顺里(今属普安楼下镇),青山(今普安青山镇)西北经老厂、十里坪、猪洞、大梨树、粑粑铺至普安厅;安南东至新铺(今关岭新铺乡),安南西至江西坡(今普安江西坡镇),安南北至阿都田(今晴隆花贡镇都田村);永丰州西南至册亨(今册亨纳福街道册阳村),西北至新城,东北至花江(今贞丰平街乡花江村),永丰东至白层(今贞丰白层镇);册亨东至罗斛,册亨南至广西西隆州(今广西隆林)、旧州(今广西靖西)。

驿道桥梁见诸史籍者30余座,见存25座。有省道桥梁7座、府道桥梁10座、州县道桥梁8座,分索桥、拱桥、梁桥三种类型。其中,石拱桥23座,铁索桥、铁梁桥各1座。

  1. 省道桥梁

黔西南省道桥梁中,处滇黔驿道旧路的有盘江铁索桥、吉星桥、西坡河桥、大河桥、板

桥河桥5座,新路的有老马坪桥、庚戌桥2座。

  1. 旧路桥梁

盘江铁索桥 地处关岭、晴隆两县交界处,是滇黔驿道旧路要津。盘江铁索桥初为木桥,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贵州巡抚严清、舒应龙,巡按傅顺孙、毛在先后协谋,“上覆以屋,未及十年而坏,仍用舟渡。”[4]崇祯元年(1628),时任安普副使的朱家民以该处“两山夹行,水势湍驶,不利操舟,亦难架石”[5],遂捐银倡建铁索桥。用三十六道铁索横贯东西两岸岩石中,上铺木板两重,“厚仅八寸、阔八尺余”“然践之屹然不动,日过牛马千百群,皆负重而趋者。”[6]索桥两岸立高1.3米镇水石狮一对,桥栏铁链贯穿狮口;东西各跨巨枋,并增城置所,历时三年乃成。桥成之日,朱家民提笔作诗曰:“牂牁形势向云盘,山插层霄万叠寒。地险难容江立柱,神工只许铁为栏。人从蜃市楼中现,我在金鳌背上看。三载胼胝今底定,伏波铜柱照巑岏。”盘江之险要及历经艰辛、索桥告竣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明人王锡袞亦盛赞其功:“奚止商家之舟楫祗今南北去住无望洋,直令万禩怀明德。”此后,从顺治十七年(1660)至康熙五十年(1711)的五十一年中,索桥旋圯旋修凡六次。康熙五十年(1711),贵州巡抚刘荫枢更建索桥,置长28丈、285扣之过江铁索十九条,上穿铁枋55块;桥栏铁索八条,上系铁枋97块、细铁索194条;并在东西两岸建置堞楼,以备防守。民国二十九年(1940),桥被日本侵略者飞机炸毁,旋在原桥址下游20米另建长50米、宽4米、净跨约30米的铁梁吊桥一座。

残存的铁索桥旧址桥基共两层:底层桥基在枯水期出水面20米左右,第二层两侧均砌有高5米、宽4米的排洪拱桥。桥头西岸尚存凿于崇祯三年(1630)的朱家民摩崖造像一尊(像作端坐状,头部受损);刻于崇祯元年(1628)至同治十三年(1874)的“朱氏鼎钟”“在德”“一线缝空”“铁锁盘江”“一派别景”摩崖石刻五处。东岸存同治十三年(1874)“力挽长河”“盘江飞渡”“天堑飞虹”“飞虹卧龙”“云里金鳌”“峻岭不飞天外雁,惊涛常起地中雷”和民国二十年(1931)吴用宾题“桥横银汉”摩崖石刻共7处,另有清顺治十七年(1660),贵州巡抚卞三元题《重修盘江铁索桥碑记》一通,是为盘江桥石刻群。

盘江铁索桥及石刻群为滇黔古道平添不少生机,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吟咏对象之一。

清康熙江夏人(湖北武汉)程封《盘江》诗:“盘江中断铁桥开,乍见心惊首欲回。谁遣鬼工排鸟道,直教天堑走龙媒。如云戍卒防秋去,尽地金钱转饷来。闻说波流通禹甸,河源万里令人哀。”清人钱宝琛《铁索桥》“盘江山头高耸天,盘江山下藏深渊。双峰擘出巨灵手,划开地肺迸飞泉。……须臾彩虹落天半,危梯怪石相勾连。黔虹二字大如斗,烟云磨灭知何年?”描述盘江桥之雄伟、险要。同时期的贵州巡抚田雯亦留下“粘天拔地山槎枒,下有黝潭龙所家。捷玃飞鸟不敢渡,庄蹻瞠目空咨嗟。巧镕长絙三十六,东西穿鼻贯石腹。螮蝀屹立体横陈,直使天堑作平陆。”之诗句。

清乾隆南笼府知府李其昌在《过盘江登铁索桥楼》诗中进而咏叹:“盘江雾涌间通游,铁索横波稳造舟。万壑雷轰奔涧底,半天虹饮落峰头。风清古岸鞭投色,月映征霜板迹秋。喜上高楼闻牧笛,蛮烟吹破碧光浮。”对前人造桥懿德赞不绝口。

吉星桥 在普安县江西坡镇联盟村,一名“吉庆桥”,始建于明,是连接普安、晴隆两县交通要道。桥呈南北向,青石砌筑单孔拱桥。长9米、宽3米,净跨8.7米、矢高29.5米,引桥长3米。桥面石板铺墁,桥头有古树1株,桥下石臼二个,当地人称“打儿窝”。

西坡河桥 在普安县江西坡镇庙台山、云盘山间峡谷,建于明中后期安普监军使朱家民筑江西坡有嘉城时。桥呈南北向,单孔石拱桥,整石垒砌。长8米、宽3.5米,净跨5米、矢高7米,引桥长4米,桥面石板铺墁。“处滇黔要津”[7],是连通有嘉城的重要孔道。

大河桥 在普安县东北四十里江西坡普安、晴隆交界的大桥河上,亦称江西坡桥。距晴隆县城西南三十里,东西两岸高岩耸立,为普安、晴隆两县界桥。桥呈东西向,建于明末,原为木桥, 由两县共同修建。清雍正五年(1727),毁于洪水。乾隆八年(1743),普安县知县江佑台捐修建成石桥。道光二十一年(1841),又圯于洪水。安南县(晴隆)黄昌炯捐黄金四百两重修石桥,后多次旋圯旋修。民国二十八年(1939),改建为钢架木面桥,次年毁于洪水。民国三十年(1941),重建为下承式石台钢架木面桥。全长50.6米、宽5.5米,矢高7.7米。全桥4孔净跨,两端孔各6.9米、中两孔各9.4米。现存二桥墩,高7米、宽6米。

板桥河桥 在普安县城南湖街道西北三十余里三板桥社区西,跨乌都河,一称“三板桥”。原以三块木板搭建,后毁损。清光绪年间,安义镇总兵蒋宗汉组织修建三墩双孔石拱桥。桥呈东西向,桥面青石铺墁。长24米、宽5米,东孔净跨9.9米、矢高8米,西孔净跨9.9米、矢高9.9米,现桥面改铺为沥青路面。

  1. 新路桥梁

老马坪桥 位于晴隆县城北100余里花贡镇竹塘、新元村交界处,跨竹塘河,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是滇黔驿道新路的主要桥梁。

长11.35米、宽4米、矢高8.3米,桥面石栏高0.6米,为青石砌筑单孔拱桥。原桥拱中悬1米长铁刀(俗称“桥胆”),1945年被盗。

庚戌桥 亦称南军桥,位于普安城北13公里南军山麓,是普安、盘州两县往来要道。清雍正六年(1728),时任云贵总督的鄂尔泰鉴于新辟驿路毛口河上流罗盘河“两岸崇山相向,……而一水中隔,断岸千尺,宛然在目,无复径路可通,俨若蓬莱弱水之不可飞渡也。”[8]之实际,乃建是桥。

桥长33.3米、宽6米,矢高33米,置护栏,桥头表以华坊,“并骑而行,可容四十余号”人马。立碑一通,阴刻鄂尔泰《庚戌桥记》。

清人张九钺作《庚戌桥》诗:“牂牁江走激奔湍,伐石为桥百尺安。野老抚碑知岁月,行人下马凭栏杆。火云散壁红椒熟,香瘴过林翠羽寒。一自韦皋开凿后,青天蜀道不知难。”赞叹鄂尔泰建桥之功。

清嘉庆时,普安知州金淳囿于“道路坍塌,行者恒蹙蹙縻所骋,而桥上之碑楼旋倾圯”之状况,捐俸银补修大桥,又作“庚戌桥碑记”记其事。

  1. 府道桥梁

黔西南现存府道桥梁共10座,均为石拱桥,自东向西分别为巴林桥、王公桥、大堡桥、都威桥、廖家桥、官桥、撒赉桥、马路河桥、大桥河桥、马别桥。其中,代表性桥梁有巴林桥、王公桥、马路河桥、大桥河桥和马别桥。

巴林桥 一称“化龙桥”,在兴仁东巴铃镇巴林河下游太极矶200米处。为兴义府至新城驿道入省要津。明嘉靖中期,由僧人金圆捐资修建。

巴铃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面长24米、宽5.8米、矢高12米,净跨9.1米。桥面石栏高1.5米、厚0.5米,北岸栏杆顺流延伸百余米。桥东建有五级石梯,桥西石梯一级。下西桥头石梯五步,有土地庙,两小间瓦屋,高不盈丈。左右开间一丈有余,进深七尺,围一砖墙,前有木板门两扇,靠后墙供土地神像。近庙壁原有石碑一通,今佚。桥头各立石狮一对,桥中龙门石镌“化龙桥”三字。拱桥落成后,遂成当地一道靓丽景点,被誉为“巴林八景”之一。清人张维镜《化龙晚眺》:“虹桥横跨判西东,茅舍竹篱尚古风。屡屡炊烟浮两岸,清波荡漾夕阳红。”道尽巴林桥两岸风光。

民国二十二年(1933),兴修兴仁至贞丰公路时,土地庙被毁,桥面填平,石梯掩埋路下。桥拱中悬三尺铁剑一柄,号“斩龙剑”,后锈蚀遗落河中。石栏毁损严重,桥东石栏存4米、西石栏20米。

1983年,巴林桥被兴仁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修复护栏,四角新置石狮,桥面水泥铺墁。

王公桥及建桥碑记

王公桥 在安龙县城北普坪镇胡巷村筏子河上游卡子河(鲁沟河)上,是兴义府经新城、普安、安南“晋省通衢,府治要隘”。始建于明末,后因水毁。清雍正十二年(1734),由时任南笼府知府王元烈捐资修建。道光九年(1829)被洪水冲毁后,由郡人称为“杜母”的知府杜友李组织重修。光绪九年(1883),又圯于洪水。光绪十一年(1885),郡人庄南华、胡遇林等捐资重修,立碑一通,由兴义府知府吴宗兰撰书碑文,并在南侧桥头建亭一座。其时,贵阳人赵以炯考中状元,遂命名曰“状元亭”,民国年间“状元亭”被毁。

王公桥为青石砌筑三孔石拱桥,全长27.8米,宽4.5米,净跨18.5 米,矢高9米。桥栏长19米、高0.8米。上部构造分为桥面、侧墙、拱券,全桥等宽,与两端道路连接,侧墙条石错缝顺砌。下部构造分为桥墩、桥台,南侧桥台为八字形翼墙,桥墩上水为锥形分水。桥头立有石碑两通。分别为“重建王公桥碑记”碑、“重修王公桥记”碑。

“重建王公桥碑记”碑立于道光九年(1829),通高2.9米、通宽0.89米、厚0.63米。青石质,圆首,碑首高浮雕“二龙戏珠”;须弥底座,浅浮雕卷草、仰莲,座长1.15米、宽0.89米、高0.4米。碑文竖行楷体阴刻,正文行6、满行61字,凡368字。

“重修王公桥记”碑,立于光绪十二年(1886),通高2.7米、通宽0.8米、厚0.63米。青石质,方首,碑首高浮雕“二龙戏珠”,方形底座。碑文竖行楷体阴刻,正文行5、满行65字,凡325字。

1985年12月,王公桥被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路河桥 在兴仁县城东南屯脚镇马路河上,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道光年间,当地布依族大户贺、梁两姓组织补修。

长条形青石砌筑单拱石桥,东南-西北向,桥面以沙石泥土夯实。东南面桥引长8.6米,西北面桥引长9.4米。全长35米、宽4.6米、矢高14.9米。桥有石栏,高0.6米、宽0.35米,净跨17米,桥墩依托西岸石壁。桥头南原立有石碑一通,镌道光修补桥事,毁于1958年。2004年,因桥面塌陷改铺为水泥路面。

马路河桥是安龙县北乡至兴仁马路河乡必经孔道。1935年4月19日,红一方面军一

军团大部曾由安龙北乡过此桥进入兴仁境内。

2012年,马路河桥被公布为兴仁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桥河桥 在兴仁县城东屯脚村鲤鱼坝,横跨大桥河,以河名桥。始建于清嘉庆中期,

是兴义府经新城达省城要道。

单孔石拱桥。桥呈南北向,长18.6米、宽4.5米,净跨9.7米、矢高8.5米。北段引桥长4.6米、南段长4.3米,青石嵌顶。2012年,被公布为兴仁市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别桥 亦称“木桥”,在兴义市马岭镇马岭社区,跨马别河,当兴义府西至兴义县城驿道要津。据咸丰《兴义府志·河渠志·桥梁》卷十三:“马别桥,险要不亚于盘江之铁索桥,旧址在马别河上。”由兴义县城向东抵兴义府(今安龙)共195里,经过幺塘、马别桥、顶效塘、郑屯和龙广,“马别桥”为第二站。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普安州知州钱某组织邑人建桥,落成不久被水冲圯,遂改建为木桥。嘉庆二年(1797),桥毁于战火。七年(1802),普安知州崔某组织重建木桥。道光二十六年(1846),又圯。时任知县陶金诒再次组织建石桥,较前者高阔、坚固,并撰文勒石桥头。民国三十五年(1946),桥面改扩修。

桥呈东北—西南向,青石砌筑三孔拱桥。长64米、宽7.5米,单孔净跨17.8米,矢高8.5米,中孔券拱下悬“斩龙铁剑”。

1987年,马别桥被公布为兴义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 州县道桥梁

黔西南现有桑郎七星桥、近光桥、花江铁索桥、梅子山石拱桥、深溪桥、黄家桥、木桥、抹角桥8座州县道桥梁,其中,铁索桥1座、石拱桥7座。

桑郎七星桥 在望谟县桑郎镇,跨桑郎河,连通册亨东至罗斛驿道。清道光三年(1823),由布依族土目王大会、王德鉴组织倡修,历时三年建成,耗谷20000公斤、辣椒900公斤。

桥呈东西向,七孔石拱桥。长64米、宽4.3米,单孔净跨7.6米,矢高3.1米。桥面青石铺墁,现改为水泥路面。

1987年12月,桑郎七星桥被公布为望谟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光桥 在望谟县桑郎镇桑郎溪上,溪水注入桑郎河口。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由当地乡民“积谷为资”,耗时近一月建成。

桥呈东西向,青石砌筑单孔石拱桥,长7.8米、宽4.7米,净跨3.5米,矢高1.6米,与七星桥同处册亨至罗斛要道。

1987年12月,近光桥被公布为望谟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江铁索桥

花江铁索桥 在贞丰县城北四十五公里与关岭交界的花江上,扼永丰(贞丰)至花江驿道要津。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军门安义镇总兵蒋宗汉会同济公盐号筹款修建,光绪二十六年(1900)竣工。

桥长71米,宽2.9米,矢高约70米,由14根铁链组成,每根铁链262环,栓于两岸人工凿石孔内。上铺木枋为桥面,桥栏亦由22根铁链组成。铁索桥南岸有摩崖、碑记36方,其中:摩崖29方、碑记7方。内容以记述建桥始末、吟咏铁索桥周边风光、颂扬建桥功德居多。字体真、草、篆、隶、古宋、甲骨皆备,大者如“屹然大观”,每字1米见方,小者3厘米,镌工粗糙精细不等。距摩崖群200米处有石碑7口,碑记参与建桥单位名单,今已残破。北桥头亦立有《重修铁索桥碑记》石碑,镌刻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杨森主政贵州之际。1986年修桥时,石碑被移作桥头踏步石,现仅存3块。此外,南桥头尚有凿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蒋炳堂行乐图”摩崖石窟和“普陀真境”摩崖造像各一处,均在花江铁索桥西古驿道旁崖壁上。“蒋炳堂行乐图”摩崖石窟离地2米,龛高1.48米,宽1.16米,深1.03米。内塑蒋宗汉石像,高1.3米,宽0.93米,作正襟危坐状。龛额篆书阴刻“蒋炳堂行乐图”六字,每字0.03米见方。洞下崖壁刻“万缘桥”三字;“普陀真境”摩崖造像3尊,分别为观音、山神和龙王。观音离地1.2米,高1.2米,宽0.8米,作坐状;山神离地1.2米,高1.2米,宽0.8米,作站立状;龙王离地2.2米,高0.8米,宽0.4米,作站立状。其地原建有神祠,后毁。

在距铁索桥5000米处古驿道花江岩上,还有1米见方岩画一幅,描绘七匹负鞍马呈“二二三”队形西行之情状。马长5厘米、宽3厘米,均以黑线白描,技法古拙。其题材、技法与关岭“马马岩”岩画类似。岩画以写实手法再现了古驿道繁忙的运输场景。

花江铁索桥所在地段,素来有“滇黔锁钥”之称,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战斗。

1935年4月16日夜晚,红三军团第十一团奉军团长彭德怀命令,沿北盘江西岸占领平街和花江铁索桥,牵制关岭、安顺一线之敌。红十一团政委张爱萍、政治部主任王平率领十一团二、三营和团侦察排从坡扪出发,经花干、干龙洞、木厂反背、坡哈海子、坡哈、新寨到者相向平街进发。十一团二营和团侦察排占领箐门口和铁索桥,与关岭援敌占据的法朗隔江相望,形成对峙之势,使援军不敢贸然渡江阻击红军西进,确保了红军主力部队从贞丰县境腹地西进云南。4月20日清晨,控制花江铁索桥的红十一团二营和团侦察排奉彭德怀军团长的命令,撤离铁索桥,尾随军委纵队西进。

1982年2月,花江铁索桥被公布为贵州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梅子山石拱桥 在普安青山镇青山社区范家寨村新田组梅子山麓,始建于明末清初,青石砌筑单孔石拱桥,南北向,净跨11.1米、宽3.7米、矢高6米,引桥长2米,桥头有石梯六级,两端连接古驿道,北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鼓山遗址,南接青山镇政府,与普安县西南驿道相通。桥北侧500米处有“新田营盘遗址”。

营盘建于明末战乱之际,青石砌筑,平面略呈四方形,周长约2300米,现残存400余米石墙一道,石水缸两口。水缸呈长方形,整块石料雕凿,正面行体阴刻“太平湖”“清风湖”字样。1992年5月,新田营盘遗址被公布为普安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深溪桥

深溪桥 又名双合桥,俗称陇家桥,在普安县城西南与盘州交界的深溪河下游罗汉乡凉水村内,桥置于猪场河(隔界河)上,是连接普安、盘州两县市要道。清道光年间,乡绅陇全捐资聘请当地名匠黄老道所建,“费千余金”[9]。

单孔石桥,桥身青石砌筑,长25米、宽5米,拱圈厚40厘米,矢高34米。桥头石壁横向楷体阴刻“双合桥”。为纪念陇全捐资修桥功德,当地人称该桥为陇家桥。有诗赞陇家桥“矗立扼津要,行人厉揭艰。水当双合处,桥跨半崖间。下饮疑虹渴,旋行怪石顽。此邦谁比险,羊曲认前湾”[10]。

1981年9月,陇家桥被普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2月,被公布为黔西南州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家桥 在普安县城西南80里罗汉乡境内与青山镇交界处,横跨深溪河,地处猪场河、深溪河汇流处,连通普安青山、博上、凉水至盘州老厂古驿道,清咸丰元年(1851),由乡民黄在义捐建,历时三年竣工。为三孔石桥,五面青石拱砌。全长74.3米、宽5米、矢高30米。黄氏修桥时,正逢咸同农民战争爆发,石桥合龙后,为张凌翔、马河图领导的回民起义军转战普安、盘州两地提供了便利,义军遂勒石作碑、铭文致谢。因桥为黄氏捐资修建,故称为黄家桥。1965年,石碑毁于“四清”运动,旋改桥名为“工农桥”,并以木板书桥名悬于桥头古树上,不久即毁,仍袭用旧桥名。

深溪河两岸地势险要,羊肠曲折。每逢雨季,河水暴涨,水急滩险。建桥前,行人以小舟摆渡,舟毁人亡事故时有发生,被历代商旅视为险途。时人有诗描述深溪河之险“一线羊肠路,纵横湾复湾。形同蚯蚓曲,磴许猿猱攀。下有深溪绕,中名怪石环。咽喉抗六属,蜀道类之艰。”[11]桥建成后,为来往客商提供了便利,成为盘州、普安两县交通要道。

木桥

木桥 原名“纳必”桥,后改称“纳福”桥,在兴义城东北25里处的马岭河(一称“马别河”)中游,是清代兴义“县城至顶效之捷径”[12]。始建于康熙时期,后圯,唯存石基。道光中,兴义县知县汪自珍捐建续修,易名纳福桥,俗称“木桥”。咸丰三年(1853),知县胡霖澍、客商车旭华等筹银七百余两,改建为单孔双硐敞肩石拱桥,后再毁。光绪癸巳年(1893),邑绅刘显世倡议复修是桥,民间仍称“木桥”,并沿袭至今。

桥长36米、宽3.7~3.8米,主孔净跨22.2米、两肩分别置径3.2米、2.9米泄洪孔1个,矢高37米,桥基高7.7米。桥面青石铺墁,两侧以条石作护栏,下侧筑护坡引水坝,长20米、高6米。山顶建方形石碉堡1座,桥头9米处有防洪涵1道。桥中龙门石镌太极图,泄洪孔镌古币图。

“木桥”是当时兴义县六条主要驿道中最重要的桥梁驿道,为县城通往贵阳的必经之地。据《兴义古道考》,由兴义县城抵贵阳共720里,需经纳福桥(木桥)、顶效塘(今顶效镇)、万屯,新城(今兴仁)、关岭、镇宁、安顺、平坝、清镇九处驿站,“木桥”为第一站;在清代递于民国,作为联系滇、黔、桂三省主要驿道之一的“木桥”,对沟通三省经济、文化交流及物资运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984年,“木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黔滇南线文物点。

抹角桥 在兴义市乌沙镇抹角村,跨黄泥河连通滇黔驿道。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由云南省平彝县知县(今富源县)李某倡修,黄榜元、杨徽、谭自先协同捐修后因水毁;嘉庆十年(1805),廪生方升与友人黄仁溥、王正伦等倡议修复。

青石砌筑单孔双硐拱桥,长56米、宽6米,净跨16.7米,矢高15米,拱劵厚0.45米。两肩各置径3.7米泄洪孔1个,蹲式石狮立于桥头望柱,桥面设石护栏。建桥前,行人需绕道35千米江底汛舟渡彼岸。桥成,行旅称便。

1982年6月,抹角桥被公布为兴义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伴随黔西南古驿道形成、发展、兴盛、废止的历程,桥梁在驿路运输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黔西南地方历史上留下绚烂多彩的一页。

2023年2月6日

(作者:黔西南州文物局 崔利军)

参考文献

[1]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孝安帝纪(二)》卷五[M].南京:金陵书局,同治八年刻本。

[3](清)张锳 咸丰《兴义府志·经制志·驿站》卷之三十[M].贵阳:文通书局,宣统元年铅印本。

[4](明)王耒 许一德 万历《贵州通志·安南卫》卷八[M].万历二十五年刻本。

[5](民国)《贵州通志·古迹志三》卷一百三十[M].贵阳:文通书局,1948年铅印本。

[6](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西南游九·贵州》卷五[M].清康熙抄本。

[7]咸丰《兴义府志·地理志·桥梁》卷之十三。

[8][10][11](清)王粤龄 乾隆《普安州志·艺文》卷之二十六[M].贵阳:贵州省图书馆1964年油印本。

[9](清)曹昌祺 光绪《普安厅志·地理》卷之三[M].光绪十五年刻本。

[12](民国) 蒋芷泽《兴义县志·交通》第十章[M].贵阳:贵州省图书馆1966年油印本。

 

统筹:刘禹涵

责编:刘岩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