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史话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近代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第一人”——抗战十大名将之一率领中国军队从贵州开拔出国远征日军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2-19 15:32:07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张勇 点击: 评论:0

 戴安澜,原名戴炳阳,自号海鸥。安徽省无为县人(今芜湖市无为市),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中国抗日战争著名将领。

图片

       1941年至1942年,戴安澜率部奉命驻扎贵州省安顺市,期间戴安澜将军接人待物蔼然怡然,带领第200师官兵为贵州地方疏浚河道、修建公路,保护守卫安顺华严洞秘密贮藏的因战争而南迁的故宫文物等。1942年奉命开拔缅甸远征日军之前,贵州安顺市人民群众积极为戴安澜将军远征壮行,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抗日一心。 1942年,戴安澜将军带领的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入缅抗击日军的先头部队,从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幺铺镇开拔奔赴缅甸同古,取得同古会战胜利,歼灭4倍于己的日军5000余人,成功收复棠吉等。

图片

        1942年5月18日,在缅甸北部野人山郎科地区智慧突围战斗中遭遇日均伏击身负重伤,于5月26日下午17时40分在缅甸北部茅邦村以身殉国。1942年10月16日,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陆军中将军衔。

图片

       1943年3月,毛泽东赋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题写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同盟国美国总统罗斯福评价“戴安澜将军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同盟国中国战区参谋长、中国驻印军司令史迪威评价“近代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第一人”。

图片

       新中国成立以后,戴安澜将军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图片

       在写给亲友的家书中,戴安澜写道:“余此次远征缅甸,因主力距离过远,敌人行动又快,余决以一死,以报国家!我们或为姻戚,或为同僚,相处多年,肝胆相照,而生活费用,均由诸兄经手。余如战死之后,妻子精神生活,已极痛苦,物质生活,更断来源,望兄等为我善筹善后。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想诸兄必不负我也。手此即颂勋安”。

         八十年后读之,戴将军为国为民,从容赴死的大义,仍然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图片

戴安澜将军:

1925年,参加北伐战争;

1932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5师145团团长;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任第73旅旅长;

1938年,任第89师副师长;1939年任第200师师长,同年参加昆仑关会战;

图片

     1941年至1942年奉命驻扎贵州省安顺市;1942年3月自贵州省安顺市开拔作为同盟国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1942年5月18日,在缅甸遭遇日均伏击身负重伤,26日以身殉国。

       1942年,美国政府向戴安澜将军颁授懋绩勋章。

图片

       1942年,戴安澜将军异域壮烈殉国的噩耗传来,贵州安顺市人民群众自发设数里长祭泣以迎接戴将军遗体归葬。今天,为永仰英雄高风、不忘历史衷忱,贵州安顺市在开发区幺铺镇开辟戴安澜广场,选址为戴安澜将军麾下599团柳树人部为幺铺荡上堡村开挖鱼塘的侧面。

图片

        现场瞻仰戴安澜将军塑像 ,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题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于碑侧,徐向前元帅手书“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九个字于纪念碑前,将军身被披风,右手拿望远镜,左手持指挥军刀,英姿飒爽、神采奕奕、目光炯炯、雄视远方,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题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于碑侧,徐向前元帅手书“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九个字于纪念碑前,广场布局肃穆、庄重、整洁,立瞻于纪念碑前,脚下似有万军踏震擂动,耳侧仿若再听到“抗战必胜”口号远来。

图片

       贵州,西南山国,地形九山半水半分田,境内山头近120万个,缅甸西部北部地形同贵州相似,在贵州驻扎训练期间,戴安澜将军200师全体将士提前熟悉了西南喀斯特山地丛林坑道地形,贵州大山的雄浑、壮伟也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这支忠勇报国的抗日军队。

图片

      山水贵州众已知,人文贵州世未识。历史自觉、文化传承、贵人自信, 同古会战期间,前出远离主力部队的戴安澜所部200师面对4倍于自己的日军精锐师团毫不畏惧、寸步未退坚守阵地阻击日军长达12天,这支支持地方建设、得到贵州人民支持、在安顺大山训练、从大山开拔的部队,真正做到了“近代以来扬大汉声威于异域第一人”。戴安澜将军和抗日铁军200师,是为“民族之雄”,贵人之骄。
       责编:彭会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