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考古发现  
记杨氏土司墓考古发现:开启尘封千年土司王国秘门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15-02-28 02:30:34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杜洁芳 点击: 评论:0

 杨价墓

杨价墓

杨铿墓

杨铿墓

  在贵州北部,曾经存在过一个历经唐宋元明四个朝代、延续了725年的政权,这就是杨氏土司。从首任土司杨端至末代土司杨应龙,杨氏对播州(置于唐贞观十三年)的统治共27代30世,由于史书记载有限,即使将时光倒流,我们也很难想象1000多年前在我国西南地区叱咤风云的杨氏家族是怎样的风光无限。由此,我们将寻找答案的期望寄托于考古发现。

  关注杨氏土司墓源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那时考古学家先后发掘出杨文、杨升、杨纲、杨辉、杨爱、杨粲墓,为了解杨氏土司掀开了历史的一角,然而由于盗扰严重,获得的有效信息并不多。直至2014年7月,贵州遵义市新蒲播州3座杨氏土司墓的发现,为杨氏家族兴衰成败的描绘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杨价墓:唯一一座未经盗扰的墓葬

  贵州遵义新蒲村仁江河西岸,面水背山,是一块极佳的风水宝地。在这里,杨氏家族第14世杨价夫妇墓、第21世杨铿夫妇墓、第28世杨烈夫妇墓被先后发掘。“其中杨价夫妇墓是杨氏土司墓中唯一一座未经盗扰的墓葬,十分难得,这将为我们认识杨氏土司提供丰富的资料。”贵州省文物考古所所长周必素说。

  杨价夫妇墓与杨烈、杨铿墓同处一个墓园,直线距离并不远,其距杨铿墓约200米,距杨烈墓不过40米。墓葬采用土坑木椁墓样式,分为左右两室,中间有一道天然黄土隔断,左侧是男性墓葬。这间墓室的头箱及破损的棺椁一壁中,共清理出40多件金银器和玉器。这些器物做工精致,包括金盏、金梅瓶、金勺、金剑鞘、银制的执壶、碗、烛台及玉石制作的杯子等,还有一个60多厘米宽的鎏金双鱼银洗。右墓室是女性墓葬,也有硕大棺椁、头箱。在头箱中,发现雕有两条螭吻的金盏、金盘,以及10多件银制的梅瓶、烛台、勺子等物品。在棺床下,还发现一个40厘米宽的圆形陶制器物,怀疑是陪葬的腰坑。

  虽然墓主人身份显赫,但无墓志出土,考古人员为何断定其为杨价夫妇墓呢?周必素介绍,杨价夫妇墓尽管尚无墓志发现,但从墓葬位置、年代、等级,尤其是同墓园杨价后人杨铿墓的墓志记载可以推断。杨铿死后祔葬于“洪江原”“威灵英烈侯墓之右”,在杨氏先人中,仅第14世杨价获封“威灵英烈侯”。由此推断,位于杨铿墓左侧的南宋末期的大型墓葬主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播州土司杨价。据先前出土的《杨文神道碑》可知,杨价卒于宋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杨价墓的年代应在此年或此年稍后;而其夫人墓的年代,在女室头箱出土有一件银烛台,上刻有“乙卯,田都统司公用”8字,据此铭文可以知道,田夫人卒于宋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或该年以后,墓的营造距离此年不远。

  实验室考古大显神通

  由于墓葬历经700年面世,棺椁、木器等文物变得十分脆弱,就连一些金银器都有所粘连。“所以,为了信息资料提取的完整、系统和对出土文物的保护,我们决定将两棺整体套箱提取,运送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实验室考古。目前,考古清理还在进行中,更多的考古资料提取和研究,将在全国考古学者的参与下持续进行。”周必素说。

  在套箱整体提取墓葬的过程中,木工活的专业程度成为考量搬运工作的关键因素。“这种木工活跟普通木工活不一样,要求钻孔准确、钉板结实,还要考虑便于拆卸,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对文物的震动。”社科院考古所考古专家说。

  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遵义新蒲杨氏墓群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考古发掘出的3座杨氏土司墓葬,使经过考古发掘确认的杨氏土司墓葬增至9座,丰富和完善了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的序列,且墓主跨越了杨氏统领播州、受封播州土司和即将覆灭的主要时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杨氏从宋代封建领主到元明土司的演变过程,对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土司制度及其文化特性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新蒲村杨氏墓群中的杨价夫妇合葬墓,是播州杨氏目前唯一的土坑木椁墓,区别于以往土坑石椁墓,丰富了播州杨氏的墓葬类型;而且该墓也是业已发掘的杨氏诸墓中唯一未经盗扰的墓葬。目前,已在头箱与棺椁之间清理出成套精美金银器80余件,堪称同期同类器中之精品,是深入认识南宋时期的丧葬礼仪和宋代金银器制作工艺、艺术及交流的重要材料。

  此次发掘将墓内墓外相结合,第一次科学、系统地揭露出杨氏土司墓地的墓园格局。发掘中确认了杨价墓墓垣(南宋)、杨烈墓墓垣(明代),门址及其相互之间的叠压关系,使研究者完整认识杨氏土司的丧葬制度和习俗成为可能。

  相关链接

  土司制度是历史上封建王朝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首领的笼络政策。从元朝开始,管理制度更为严格,明朝则进一步完善,明末改为流官制,使土司制度几近瓦解。根据《中国土司制度》作者龚荫的统计,从西北、西南至华南,全国先后出现的土司数量是2569家。而在所有的西南土司中,以海龙囤为代表的播州杨氏土司是最大的。

  播州置于唐贞观十三年。唐乾符三年,山西太原人杨端平由南诏入播,收复播州,开始对播州的世袭统治。

  元明时期,朝廷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管理制度,播州杨氏土司位居贵州四大土司(播州杨氏、思州田氏、水西安氏、水东宋氏)之首,直至明万历二十八年“平播之役”,最后一位土司杨应龙被剿灭。次年,朝廷对播州实行“改土归流”,分播州为遵义军民府和平越军民府。

  从杨端入播至末代土司杨应龙,播州杨氏一共27代30世,对播州世袭统治长达725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考古发现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