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民间文化  
黔东南非遗知多少 — 民族节日篇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11-19 05:38:19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 点击: 评论:0

 民族风情原始浓郁的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

黔东南州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3处,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位居全国同级市州首位。

黔东南以节日数量之多、活动之热闹、习俗保存之完整,被称为百节之乡。每个民族都是有他们独特的节日,“小节天天有,大节三六九”,全年节日多达390多个,今天给大家介绍,黔东南非遗项目之民族节日及民俗活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苗年

“苗年”是苗族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日子,也是苗族最盛大的节日之一,雷山“苗年”于2008年被纳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历的岁首,即是苗年。苗年一般是在汉族农历的十月至十一月的卯日,具体时间需苗寨的领袖以及村寨德高望重的老人共同协商后确定。

巡游是近几年苗年中最为重要的仪式,参加巡游的苗族人上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提都盛装出行。

苗年期间还会举行各种歌舞展演,展演现场苗族同胞们载歌载舞,欢聚一堂,热闹非凡,演出项目主要有苗族飞歌、木鼓舞、芦笙舞、锦鸡舞等表演。

侗年

侗年是侗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每逢冬至前后,在黔东南州榕江、黎平、从江等部分侗族居住的地区,侗族村寨都要欢度一年一度的侗年,侗族同胞们打糍粑、吃年饭,跳芦笙,热闹非凡。

侗年节既是侗族人民庆祝丰收的盛大节日,又是共同进行娱乐的节日,家家户户都举行祭祖活动,人们用好鱼、好肉、糯米饭、好酒等祭告祖先,请祖先回来与自己一起过年,并念上祭祖吉利词,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深深的怀念。

摄影@张力

侗族人民认为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切农耕事务完毕的秋后,便是劳作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

苗族姊妹节

苗族姊妹节被誉为东方最古老的情人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承着真挚的情与爱的故事。2006年,苗族姊妹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姊妹节,男孩子们都会去女孩子的村寨,去和女孩子讨要五彩姊妹饭,哪怕只是一小点。

姊妹节的前几天,姊妹们就到山野里,采来南烛木叶、姊巅、蜜蒙花等各色花草,分别用冷水浸渍和用水煮的方法,制成黑红黄绿各种花草汁液。然后用这些汁液分别浸泡糯米。这种用各种野花草清对取色制作的姊妹饭,不但色彩缤纷、芳香可口,而且久放不变不坏,还具有明目健身,滋补强身功效。

苗族姊妹节是一个纯真的节日,它是承载着千百年来苗族爱情故事的载体,姊妹饭则是美好爱情故事开始的红线,暗藏着各自的心意,在苗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

苗族鼓藏节

在雷山苗族节日中,鼓藏节(也叫鼓社节或祭鼓节)规模最为隆重,内涵最为丰厚,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鼓藏节又叫祭鼓节,是苗族属一鼓(即一个支系)的支族祭祀本支族列祖列宗神灵的大典,俗称"吃鼓藏"。

鼓藏节,在先秦夏王朝时期的古三苗国就存在,在汉文典籍中对苗族“吃牯脏”的文字记录始见于清代,苗族鼓藏节主要流布于雷山县的8个乡镇的苗族村寨和榕江县的部分苗族村寨。

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雷山县申报苗族鼓藏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族萨玛节

侗语“萨玛”可译为“大祖母”之意,萨玛节是侗族祭祀大祖母的节日。在强悍的大自然面前,侗人先民是脆弱的。对萨的信仰和崇拜,长久地主宰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平常日子,凡是寨上要出征、玩龙灯、斗牛、“月也”集体做客等,一个必走的程序,是男人祭萨,请萨赐茶,邀萨同去,这是行动一帆风顺的保障。

萨玛节是一个神圣的节日。在这天,由男人做饭做菜,承担了平时都由女性包揽的家务活儿。

这一天性别角色的易位,给女性带来了难忘的快乐。女性的权利还体现在衣着打扮上——七八十岁的老太太过萨玛节也可以头戴鲜花树叶,花枝招展,那也是她们平凡人生中最亮丽的时刻。而平日里,恪守传统的老太太是绝不会如此打扮的。从节日仪式的进程和细节中,点点滴滴,可以窥见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

来源: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民间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