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民间文化  
老毕节故事 | 淹没于时光河流的天生桥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12-17 15:13:39 来源:云上毕节 作者: 点击: 评论:0

 天生桥,这种天造地设,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在祖国的大好河山里,比比皆是,其中,在大美毕节,就有七星关区小吉场镇天生桥,大新桥办事处天生桥等,今天,我踏迹寻访,给大家讲述一下,散落在民间之中的毕节七星关区大新桥办事处天生桥村的天生桥传说,借此打开尘封在毕节人脑际中的岁月记忆。

早些年,随爱心人士去天生桥小学开展捐资助学采访时,我就去过大新桥天生桥村多次,每次跨越天生桥,游走在河的两岸,总有一丝好奇掠过心际,为大自然造物的神奇而叹服。在与当地老百姓闲聊时,我从他们支离破碎的讲述里,隐约打捞和梳理出了一个动人的传奇故事,借此分享给大家,满足一下你饭后茶余闲聊的雅趣。

1985年的毕节

位于倒天河水库上游白甫河流域上的天生桥村,不难猜想,其村名的来源,就因为这里有一座横跨河流之上的天生桥而得名。今天的天生桥村,隶属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新桥办事处,它毗连小河村、殷官屯村、大坡村、魏家屯村,这里人勤物丰,茂林成荫,气候温和,毓秀钟灵,有山有水的地方,自然风光当然奇丽,充满灵气。

八六年的倒天河

来到这里,阳光在雾气中若隐若现,颇如仙境。同时,来到在这里,我还有另一种探古寻踪的猎奇,透过流域两岸的一些地名,如殷官屯村、魏家屯村,略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便不难猜想,这些在毕节叫“屯”的地方,大多是明朝"调北征南”时的屯兵驻地,冷兵器时代,屯兵驻地,大多依山势扼守驻守,便可把守关隘,而且这里有河流水源,的确适合屯兵扎营,不觉为古人的军事才干叹服。

这里聂姓的后辈子孙很多,据说他们就是当年"调北征南”时,从北方而来的明朝军队将领的后裔,在此繁衍已有数百年。就在天生桥这里,曾有游历高僧到此,查看山势风水,无意间“泄露了天机”,说这里有龙脉龙气,大有鱼跃龙腾之磅礴气势。不料,这个天机被一童孩获知,一天大雨倾盆,正是龙腾翻身的天相之征兆,那玩童看见蚯蚓状的触须,便去碰摸,惹怒上苍,倾刻间黑云翻滚,大山震裂,山石滚落下来,把龙身淹没于峡谷之中,使其错失了成龙上天的良机。

依据这个民间传说,当地人告诉说,祖辈口口相传的天生桥,其实,就是龙身裸落在河滩上的一部分,经岁月风化,就变成横跨河流上的这座天生桥了。在天生桥下边的河滩里,有许多滚落的山石,横七竖八地仰卧在流水中,人们就给这段河滩,取了一个很有寓意的名字,叫“龙带石",若你细心观察,河滩中这些诡异的石头,你便可发现,堆积流水里的这些乱石,的确与其它河段的风貌迥然不同,使像飞来之石。这个说法赋予想象,虽增添了神秘感,若按今天科学的分析,我猜想,当年可能就是发生了一次山体滑坡而已,无非是被当时迷信的人们给予了错误解读,而演绎成为了一个神奇的传说。

天生桥淹没前,在枯水季节,上游下来的涓涓细流,可从天生桥的涵洞口悠闲的流走,可一旦遭遇洪水季,上游来的雨水暴涨,河水就会爬过桥面,影响泄洪和通行,于是在天生桥另一侧,人们又修建了另一座人工桥,疏通河道,方便了沿河两岸百姓的出行与交往。那时来到这里,站在河岸上,眺望天生桥和人工桥,确有一种感慨溢于言表,远处还有老百姓的房舍,炊烟飘荡,一种依山傍水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真乃是美不自收,相得溢彰。

如今,为了保护毕节城饮用水源的干净和安全,倒天河水库上游两岸的人户,都实施了移民搬迁,加之,十余年前水库扩容,加高夯实大坝基础,昔日的天生桥已被提升的水位淹没,沉入时光河流,若你要遐想天生桥昨日的风姿,就只好从岁月回望的追思和百姓怀旧的讲述里,去打捞沉睡记忆中的时光留痕了。

监制:王应军

编审:秦恒 编辑:吴春妹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民间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