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里藏着广泛的民族智慧,一些民俗故事还记载着民族文化习俗的由来。为了深入发掘最原汁原味的苗族民俗故事,苗族学者李德胜走进了贵州安顺一个古老的苗寨——西地,通过大量与当地老人的沟通与倾听,用严谨的构思与丰富的想象力整理编写了这份西地苗族民间故事。
今天就跟着九妹一起从这些原汁原味的民俗故事中,一起去探索安顺苗族跳花节的起源吧!
安顺西地苗族民俗故事
整编 | 李德胜
1
从朵嘎沿着旅游大道(旧九公路)往西走,约两公里处,即可见一隐匿在群山中的村寨,这就是 西地村。
此村约300户苗族人家,原为西秀区旧州镇一个独立的行政村(含高院、干冲和上坝三个自然村),2013年与蒙村、朵嘎合为一个行政村,称茶岭村。
整个村庄草丰林茂,水绕山环,朝霞笼翠,夕照铺红,宛若一幅壮美的山水画;而其坐落地形围合封闭,附阴抱阳,藏风聚气,东进西收,则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
据现已80多岁的柏守林先生说,这个美丽的村庄建村历史可追溯到元末明初时期。村庄的创建人为两郎舅,郎姓熊,舅姓 王,他们来自 高寨。
其时高寨一带(包括落水岩、马鞍山、石门六、旧院、石板当、上河头、下河头、下哨等)为青苗族群居中心,人口稠密,物产丰盛,传闻 有“一万七百户,一万七千童”。
传言如成为高寨的女婿,到高寨作客,每家吃一天, 需吃三年才结束,故很多人望而生畏,不敢娶高寨姑娘。那时高寨苗族之兴旺,由此可见一斑。
熊某、王某二人时为高寨人。一天,熊某上山打猎来到今天的西地,一见此地山水秀丽,便有在此居住之念,然又觉得孤单,遂回高寨邀其舅王某。
王某到实地一看,甚为满意。于是二人一拍即合,两家一道迁来家眷,在此定居下来:王家居东,称王家院,熊家住西,称熊家院。
为使两家后代友好相处,在两家交界处修一条路,作为分界线,因此路常年积水,泥泞不堪,附近村寨人遂将熊、王二院统称为“稀地”,后又慢慢称为 “西地”,故今天的西地,实为“稀地”。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西地苗族也有自己民族风俗,其背后有着一些不同于其他苗族支系的传说,本文择其丧葬习俗中的“打牛”和“跳花节”而说之。
2
西地“打牛”传说
史料记载,苗族来源于 黄帝时的“九黎”,到尧、舜、禹时期,已形成了一个大的部落联盟,居黄河流域一带,后由北向南转战,自西向东迁徙。
有一支苗民队伍来到黄河岸边,因无船只,暂在岸边栖息。夜半时,放哨人发现来了船,急将众人唤醒。首领与船家谈妥后,指挥众人上船,等至对岸,才发现丢失了大家的家当。
因财物遗失,众人生活一时无着落。首领安慰大家在岸边等待,由他一人重返原地寻找。等到回去时,四下无人,只有一头牛在那儿悠然地吃草。
他找遍了每一个角落,就是不见财宝踪影,想到众人正等待他的好消息,而自己一无所获,该怎么办呢?
他大声呼喊:“我们的财宝在哪儿了?”
问天,天不语,问地,地不答。最后,他来到牛面前,问牛,牛不搭理他,只顾低着头吃草。
他勃然火起,找来木棍,着力打牛:“这儿没人,一定是你吃了我们的宝贝!”
牛暴怒,昂叫一声,低头扬角,直撞首领,人牛之间随即展开一场搏斗,不久人牛俱伤,各躺地上喘息……
这样过了一夜,直至第二天众人回来找到首领时,他已奄奄一息。弥留之际,仍叮杀牛取宝。众人悲伤不已,愤斩牛头,以祭祀首领。
从此以后,苗族老人过世都要打牛,表达对这位苗族祖先的祭奠。
3
“跳花坡”的传说
在西地有一个高土坡,人称跳花坡。
坡顶上是一宽阔的草坪,四周松杉林立。每年正月十一都会在此举行跳花节,每年跳花节苗族人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来到跳花坡上。男子吹笙,女子执帕,翩翩起舞—— 以此共同认识,谈情说爱;老人亦吹笙奏乐,以庆丰年。
这背后还流传着一个 美丽的爱情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富有的苗族寨主,拥有良田千亩,牛马成群。
寨主早年丧偶,膝下只有一个女儿,长得姿容绝世,是周围一带有名的美人。苗族习俗,女孩熟悉的男青年,要邀到家里,月下谈情说爱。
当时有两个苗族青年同时追求财主女儿,一个身穿绸缎,仪容华丽,风度翩翩,为富家公子;一个身披树叶,身材魁伟,英气逼人,乃贫家少年。
富家公子美口善言,软语动人,贫家少年朴实敦厚,不善言辞。
寨主以富家公子轻浮而不可信,要女儿慎之,不许与其外出,而女孩不以为然。
某日,富家公子约女孩出外谈情,女孩欣悦应允,遂一道出门。
二人一路谈笑,来到一条小河边。女孩不敢过河,富家公子蹲身弯腰,要背女孩过河,不想屁股上露出了一根虎尾巴——原来此人乃一虎精所变。
女孩发现后害怕极了,但她不敢声张,即心生一计,对虎精说:“你先过河试一下水的深浅,我才自己过去。”
虎精不知已被女孩识破,即先过河。女孩一见机不可失,拔腿欲跑,然自思跑不过虎精,终将被捉回……正在惶急,猛见河边有一棵树,不及细想,趁虎精正过河之际,急速爬到树上。
虎精过河后,回头招呼对岸女孩,不见,又返回来,一面寻找一面呼喊。女孩屏气敛息,不敢出声,只盼虎精快点离去。
虎精寻不见女孩,竟坐在河边不走。时皓月当空,树枝摇曳,影映水中,虎精一见水面上女孩倒影,即用前爪去扑,不着,又再扑……女孩忍俊不禁,失声笑出。
虎精抬头,见树上女孩,叫她快下来,然任其花言巧语,女孩终不为所动。
虎精大怒,在地上一滚,变成一老虎,吼啸一声,张开血盆大口啃树。这树不大,不过一会,树断倒地。女孩吓得魂不附体,闭眼等死。
老虎扑上前来,正要张嘴吃掉女孩。危急之际,猛听得一声大喊:“打死你这孽障!”
随即后面跳出一个少年,举起宝剑砍向老虎,虎尾巴受伤嚎叫一声,向树林中逃窜而去。少年为了为民除害,杀死虎精,仍紧追不放。由于追赶匆忙,刀壳和一只鞋掉在河边。
女孩被吓昏过去,好久才醒过来,迷蒙中觉得有人救了自己,但看不清是谁。她拾取少年掉落的刀壳和鞋,回到家里向父亲说知。
父亲惊喜交加,决意要好好感谢女儿的救命恩人!为了找到少年寨主苦苦思索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开花场跳花,让远远近近的苗家后生来跳三天芦笙舞,以此来找到那位少年英雄。
|安顺苗族蜡染《芦笙舞》
寨主选了正月十一这天在跳花坡上开了跳花场,并放出话去,让苗家青年都来跳芦笙,他要在这一天选女婿。
正月十一那天,跳花坡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寨主在跳花坡上栽了一棵跳花树,花树下摆着一把刀壳和一只鞋子,传言谁的刀正好放进刀壳,谁的脚正好穿进鞋,就是未来的女婿。
谁不想娶得美丽的女孩?谁不想成为寨主的女婿?大家纷纷上来试刀试脚,然竟无一人适合。花场跳了两天,仍不见那打虎的少年英雄,寨主急了。
第三天花场快散时,来了一位魁梧英俊,身穿树叶服装的后生,寨主一看,却是以前来过家里的那个贫家少年。只见他分开众人,来到花树下,将刀插入刀壳,将脚伸进鞋子,分毫不差。寨主方知他就是那位打虎的少年英雄。
原来这少年追击虎精,进入大山,经过一番搏击,终将虎精杀死。回到家里后,听到寨主开花场选女婿,才急急赶来。人们听说少年打虎的故事后,赞叹不已,纷纷向他祝贺。
少年英雄与美丽少女喜结良缘,终成眷属。寨主高兴的摆了三天三夜的喜酒,大宴宾客。
从此, 正月十一便成了苗族的跳花节,每到这一天,苗家青年和姑娘们都要来跳芦笙舞,以期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注:本文为作者杨德胜根据柏守林、王合正、熊启云、熊方正等口述整理)
如果你也有好的苗族民间故事
欢迎添微信给九妹分享
贵州“六山六水”
民族调查资料选编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文化安顺
文字来源:林胜德
图片来源:头条号/亚鲁紫云、部分网络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