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屯堡艺术(地戏、花灯、山歌)
01
《安顺府志》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明代)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屯堡人正是安顺独有的一种来自江南诸省的汉民族群体。六百余年的风云,特殊的历史、环境、命运、心路,打造了自称“老汉人”的特殊的文化空间,形成了既有传统文化遗脉,又有江南文化遗风的种种文化视像。除语言、服饰、建筑、民俗、信仰等具有令人惊异的独特性外,其民间艺术更是独具一格,有的更是独步天下。
屯堡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有人文精神的一张名片。“演武增威”是屯堡人的心理需要,“祈神纳吉”是屯堡人的心灵诉求。所以古老的民间戏剧——地戏,俗称“跳神”。
地戏因其:演员头戴木刻假面,扮演三国英雄、瓦岗好汉、薛家将、杨家将、狄家将等历史人物,表演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演出时,保持“一锣一鼓伴奏,一人领唱,众人伴和”的弋阳古腔风格;角色没有成熟于清代的戏曲中生、旦、净、末、丑之分,只有文、武、老、少、女等将的“五色相”之别;剧本都是《三国英雄志》等一类的二十几部大书,保持宋元时期流行的讲唱文学体例;只在春节佳期和稻谷扬花时节“跳”,把娱乐和祈福融为一体;演出不用舞台,“三五步十里百里,七八人千军万马”等等中国戏剧古老的特质,故被称之为“中国戏剧活化石”,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花灯也是屯堡人钟爱的民间戏剧。其贴近生活、抒情婉约、唱腔丰富、舞蹈欢快的艺术特征,与地戏的内容单一、古朴粗犷、激烈豪放、心灵诉求的艺术个性,形成一文一武、一张一弛的鲜明对比。
花灯分歌舞类和戏曲类两种。歌舞类向以“对”为主,即一个唐二,一个幺妹,称“对子灯”。二人各执手帕和花扇或团扇,在鼓乐声中边舞边唱。唱腔抒缓,多带衬词。舞姿绰约,帕飞扇舞。演出内容多为男女情爱小段或时尚的宣教。戏曲类是在花灯小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称“灯夹戏”,以搬演《朱痕记》等民间传说故事为主。
屯堡花灯曲调丰富,多为小调式,达上千首之多。唱腔优美,唱来平稳、舒缓。唱词通俗朴实。唐二说白的幽默谈谐,更是引来阵阵笑声。其伴奏除打击乐外,加入了弦乐和弹拨乐,丰富了花灯的艺术表现力。
花灯是屯堡人生活的选择和智慧的结晶,其生活浓郁又独具个性:男女配对,二人为主;男扮女装,假嗓演唱;人与灯伴,灯添喜庆;插科打诨,诙谐逗乐;扇翻帕舞,边唱边跳;团扇矮桩,唯我独有。正如此,屯堡花灯已纳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说起山歌,其历史可谓久远。相传在尧舜时代,尧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就是以山歌打动了在尼山耕田的舜,不仅答应继承了尧的帝位,还娶了娥皇和女英为妻。如今屯堡山歌所唱内容中,也多为男女情爱之类。
屯堡山歌多为两人对唱。七言为句,四句为调。其类型有对子歌、盘歌、疙瘩歌、刁难歌、飘带歌等。
屯堡人对山歌非常喜爱,凡节庆场集、婚嫁添丁、升学建屋等喜庆场 合,都会听到悠扬动听的山歌声。若逢山歌赛事,四邻八寨的男女老幼都会蜂拥蚁集,热闹非凡。
正因为屯堡山歌:无须讲究,随场而唱;即景开口,即兴创作;山歌无本,全凭嘴狠;敏捷机智,比兴贴切;巧思诙谐,情趣浓烈;内容丰富,有褒有贬。2010年,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来源:黔中文化、 安顺屯堡文化汇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