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的《古艺》是一本诚意满满的随笔录。所选的25篇文章,真实记录了中国民间文化保护事业取得的成绩、面临的现状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旨在呼吁全社会进一步推动我们的民间文化保护工作。
民间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涉及的领域和工作内容,可谓点多面广。多年来,冯骥才不但以一己之力,积极投身于民间文化保护事业;而且,还凝聚社会合力,共同致力于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大业中。本书就是他在这方面的“心路”展示,从古画版的抢救性挖掘,到剪纸艺术的实地踏访;从寻根绵山彩塑,到观贺兰皮影戏;从细雨中探花谣,到拜谒晋中古村落,一路跋涉,一路探究,一路思考,冯骥才以一个作家的敏锐,一个文化学者的担当,将他投身民间文化保护事业中的所思所想,热忱地拿出来与我们分享。
在冯骥才看来,许多古艺看似毫不起眼,有的甚至千疮百孔,矗立荒野无人问津。但是,拂去历史的尘埃,追寻它们昔日的荣光,就能够发现,它们当中竟蕴藏着一种古老的文化力量。杨柳青的年画,古朴艳丽、喜庆热烈,是中华民族沿袭了几千年的年俗文化的代表。绵山彩塑体现的是北魏时期佛教文化在中原大地的蓬勃兴起,高超的雕刻技艺,无以复加地展现出古代匠人非凡的艺术造诣。只需一个人又唱又演的贺兰皮影戏,则把农耕文化的充实与忙碌,表现得酣畅淋漓。湖南隆回花谣族的拦门酒、拦门歌,洒脱无羁,充分彰显出少数民族地区以诚相待的礼仪文化。深藏在晋中郊外的古村落,尽管鲜有人光顾,但一砖一瓦里,却分明镌刻着几千年乡村文化深深的烙印。
尽管这些古艺,在时光的深处,一天天老去,但它们依然是我们的魂和根。在它们身上,依然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书中,冯骥才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跟岁月无声地展开了一场较量和比拼,以期在有生之年,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民间文化的薪火越烧越旺,添一把柴,加一把力。他无比珍视这些民间文化史上的瑰宝,每一件都被他视为心头之爱。对那些几无修复价值、难以为继的古艺,他表现出极大的惋惜和痛惜;对借助现代科技和先进技术,能大放光彩的古艺,他则积极奔走,希望项目很快能落地实施。对后继有人、能赓续传统的古艺,他更是寄予厚望,期望每一位传承人都能发扬光大,将那些散落在中华大地上的一颗颗璀璨“明珠”,擦拭得更亮更新。他把对这些古艺的感情,深深地熔铸在每一个字词里,怜爱、疼惜、呵护、赞扬、鼓励。他不止一次地表示,保护这些弥足珍贵的民间艺术和文化,不仅要让当代人一览它们的风采,而且,还要让我们的后代领略到这些古艺的神韵。
冯骥才以慧眼独具的艺术眼光,不但写古画、古纸、古戏、古村等一系列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写投身这场事业中的守护者和传承人。南乡杨柳青画派的传承人王学勤、和林格尔草原上剪纸艺术的集大成者康枝儿,他们出神入化的技艺,对民间文化执着的爱恋,无一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倾力付出,加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我们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才会根深叶茂,基业长青。
在这场抚今追昔的文化探旅中,冯骥才深知我们任重道远。他说:“我们在努力地把所见所闻,用笔录、用照片、用录像带忠实而完整地记录下来,我们有责任使后人知道历史的音容笑貌。”是的,摄录每一个光影,是为了珍存我们共同的民族记忆,坚定前行的信念,让中国民间文化的魅力越来越深邃而迷人。
本文来源:西安日报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