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饮食文化  
都匀“预制菜”首登消博会,解密背后的故事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5-22 18:51:06 来源:天眼新闻 作者:袁绍阳 点击: 评论:0

“4月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开幕,我公司携酸汤牛肉、酸汤猪脚、酸汤底料等预制菜产品首次参加了展会,亲身感受到了市场复苏的强劲势头。”5月16日,贵州水家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钟荣业如是说道。

消博会期间,钟荣业向顾客介绍酸汤预制菜。

“今年以来,我陆续参加了武汉良之隆预制菜展会、佛山预制菜展会、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展会(广交会),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充满了生机。”疫情解封后,看着各类展会上国外和各省市的客商都铆足了干劲谋新出路,钟荣业备受鼓舞充满了干劲,“我非常有信心依托预制菜这个新行当闯出一片新天地。”

广交会期间,钟荣业向国外客商介绍酸汤预制菜。

在消博会期间,水家鲜公司接待了100多人次,重点接洽了三个大客户,海底捞便是其中之一。“海底捞高层试吃了我们的产品后非常满意,根据后续沟通的情况来看,下一步双方达成战略合作的概率很大。”钟荣业满是兴奋。

当前,为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都匀市工信(商务)局多措并举,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展会、打造外贸企业孵化基地、建立跨境电商公共交易平台、打造预制菜品牌等手段,强化产销对接,今年来已新增4家外贸实绩企业,培育了水家鲜酸汤、毛尖茶香鸭等预制菜品牌。

广交会期间,国外客商品尝水家鲜酸汤预制菜。

近年来,餐饮老字号、互联网巨头等携手将预制菜带上风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章节中,专门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预制菜产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春天。在此背景下,2021年8月,贵州水家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都匀市成立,经营方向以外贸为主,内销为辅,主营为预制菜酸汤牛肉、酸汤猪脚、酸汤底料等,最大的亮点是无防腐剂添加,也是黔南州做酸汤类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的第一家。在省州市商务、农业和工信系统的帮扶下,2022年,水家鲜产值为1700万元人民币,预计2023年产值将在2400万—3400万元人民币之间。

做好预制菜,归根结底还是要把控好原材料端,在生态农业上下功夫。水家鲜公司已与都匀市沙包堡办事处文德村达成了发展2200亩辣椒、毛辣果(本地西红柿)的合作协议,目前在进行一期500亩的种植。

“现在收购毛辣果便宜的时候1.5元/斤,贵的时候2.2元/斤,成本难以控制在合理区间。”钟荣业的酸汤非常依赖毛辣果,自建农产品供应基地、改良品种势在必行,“未来将在科技农业上下功夫,希望能通过改良种子等方式科学提高培育毛辣果的水平,实现产量翻番。”

钟荣业正在设计中的酸汤预制菜展台。

谈到发展战略,钟荣业说,在2022—2025水家鲜的“四年规划”中,建厂已经基本完成,后面还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是2023—2024年建立面向国内上广深、私厨和高端产业链的中高端销售网络。

——第二步与第一步同步开展,做大外贸(欧洲、南美)市场,引导海外商贩从零、散、乱的中餐馆经营模式中抽离出来,以预制菜酸汤为主线,打造酸汤产业连锁中餐店。

在具体的营销策略上,水家鲜思路异常明晰。

——在零售端,瞄准白领工作忙、收入高的生活特性,以社区团购为切入口,通过包裹驿站进行销售。

——在餐饮端,计划以黔菜餐饮连锁店为依托,以“一桌菜”(毛尖茶鸭、油炸粽子、血豆腐、花米饭、腊肉香肠、绿壳鸡蛋、油炸折耳根、凯口大米等贵州特色饮食)的方式,售卖预制菜。“顾客现场品尝后,认同口感的肯定会购买,这样‘一桌菜’就能慢慢打开市场。”钟荣业的布局很精妙,“现场的服务员确认好顾客的订单,然后通过云仓发货,形成一个预制菜闭环。”

“一包肉200克、一包水600毫升、一包酸汤120克,加在一起售卖39人民币。”谈及零售价格,钟荣业并不担心市场,“行业内,有的人说我的酸汤不够辣,有的人说我的产品价格高昂,那是因为他们对市场认知不清,要铺开需要符合大众口味,并且我主打生态无防腐剂的高端市场,价格并不是问题。”

“我们也做过实验,用贵州水煮的酸汤味道更加的鲜美、回味更加舒服。”贵州优质的水资源也是钟荣业做高价的底气,“目前已经与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家矿泉水公司合作。”

“酸汤在国外市场基本为空白,发展潜力很大,我们贵州酸汤产业应在提升良性竞争和品质上下足功夫,把细分市场做好。”谈及未来发展,钟荣业认为要经常与国外餐饮协会对接,参加国内外展会宣传,“让贵州酸汤香飘世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绍阳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饮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