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魅力贵州 > 饮食文化  
黔西南州郎行村:柴火手工艺土红糖熬出乡村美食文化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1-08 15:14:43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吴古昌 点击: 评论:0

  去年12月中旬以来,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德卧镇郎行村600多亩甘蔗成熟陆续采收“开榨”,蔗农们采用传统柴火土榨古法熬制土红糖,熬出的土红糖色泽鲜红、味道甜、口感好,有浓浓的香甜味,整个村子弥漫着甜蜜的香气,村民们正沉浸在熬制土红糖的“甜蜜”中,土红糖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订单”销往贵州省的贵阳六盘水及山东、湖南、福建、浙江等省内外市场,预计可为蔗农增收500多万元。

郎行村长田组吴朝坤在甘蔗基地采收自家甘蔗

  郞行村传统柴火土榨古法熬制土红糖代代相传,恪守古老的制糖手法传承至今。随着2024年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郎行村3至5户组成一组,每天从地里把甘蔗砍收回来用机械经过榨汁取水,榨糖区机器声隆隆,蔗农与机器共同作业,凑响了丰收的乐章。

  甘蔗全身都是宝,用传统方法制作红糖十分环保,糖泡沫可用来烤酒,甘蔗渣可粉碎打成饲料喟牲畜,有的甘蔗渣晒干后可以用作燃料,当柴火烧。

  郎行村长田组吴朝坤正在榨甘蔗汁水

  蔗农们一般采用三连锅熬制法,把甘蔗汁水倒入大灶的第一口大铁锅里,用柴火加热煮沸并过滤除去糖泡沫,接着又把糖水舀入第二口大铁锅继续煮熬,再把糖水过滤舀入第三口大铁锅依次翻煮,甘蔗汁经过3口大铁锅熬煮2个小时左右变成金黄色的糖浆,把糖浆倒进一个木质框架的平台上,糖浆一边冷却,糖农一边用木铲使劲均匀地滚压,待糖浆变成色泽黄色的固体状,用刻制好的尺度量一下划成小块小块的红糖,通过包装即可销售。

郎行村长田组吴朝坤正在熬制土红糖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郎行村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照“谋发展、调结构、促增收”的思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充分利用南盘江沿岸低海泼亚热带气候,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发展“短、平、快”生态山地经济,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生态特色产业,把甘蔗种植与治理石漠化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南盘江畔“山地经济”特色产业带,全村涌现出吴朝坤、王邦汉等一批甘蔗种植专业户、示范户,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组、多组连全村、全村成基地”的甘蔗种植产业化格局,带动蔗农发展甘蔗产业增收致富。

  郎行村糖师傅正在掰块包袋装箱

  “我家种植4亩甘蔗,每亩可熬制土红糖800斤左右,一年可生产特色土红糖3200来斤,每斤按10元已‘订单’加工熬制土红糖给客户,一年销售土红糖有3万元多的收入,比种庄稼强多喽!”郎行村长田组蔗农吴朝坤家一边熬制土红糖一边销售土红糖时盘算着说。

  开泡是古法红糖第一道工序,要求快速把蔗汁烧开,撑握适当的温度,温度过高,会导致糖损失,温度过低,开泡不完全,杂质除不尽。残留的糖泡沫经过发酵后可烤酒,用柴火木甄蒸馏烤出来的酒一般20多度,作为村民的“年货”酒。

  据郎行村长田组王帮汉介绍,他家每年都是要用残留的糖泡沫来发酵酿酒,一年要烤500来斤糖酒,除了自家吃外,还对外销售,每斤在6元,也受顾客喜爱。

  郎行村长田组王帮汉正在酿酒

  郎行村古法熬制出的手工土红糖, 天然无任何添加剂,土红糖吃起来纯香甜,甜而不腻,还有一股浓浓的甘蔗味,深受消费者青睐,一些消费者到现场看着熬,便购买红糖带走,销路很好。

  1月7日,郎行村长田组蔗农们有的在地里砍收运输甘蔗、有的在用榨糖机榨甘蔗汁水、有的在用大铁锅熬制红糖、有的用包装箱包装红糖、有的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红糖……整个红糖加工生产基地呈现一派繁忙热闹景象,形成红糖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发展格局,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近年来,郎行村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突破口,以农民增收为终级目标,通过示范带动、产销对接、技术指导等一系列措施,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红糖产业发展,红糖产业遵循“品种调优、产业调特、规模调大”的原则,不断增强红糖产业发展动力,探索构建“一业为主、多业融合、共生发展”的现代乡村样板农业产业,着力打造地方红糖产业文化,做大红糖产业品牌,特持续推动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郎行村长田组王帮汉榨出的甘蔗渣

  郎行村按照“稳规模、提质量、强龙头、带农户、促增收”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甘蔗产业发展思路,把高效甘蔗产业作为“三农”工作的一个重点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器”,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着力发展“短、平、快”现代高效红糖产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现代红糖发展模式,实行“产销对接”机制,推动红糖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深入推进“黔货出山”产销对接,通过以销促产、产销联动,努力实现销售有渠道、农民有增收。(吴古昌)
      责编:彭会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魅力贵州 > 饮食文化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