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您的位置:首页 > 曲艺书画 > 散文天地  
徐军:那片我熟悉的风景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12-29 12:01:47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徐军 点击: 评论:0

作者: 徐 军

地处南岭山区湘粤赣交界处江西境内的古亭镇,号称中国竹乡,竹林遍布大小山坡,森林植被枝繁叶茂,可谓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清澈怡人的麟潭江水流经了整个小镇,形成了小镇特有的湿润而纯净的气候特征。

六十年代末党中央一声号令,五岁的我就随着参加三线战备建设的父母从湖南郴州迁到那里,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我在古亭生活了十九年,内心早已经把那里当成我真正的故乡,因为那里留下了我太多太多的生活记忆,更有着那片我熟悉的风景。

 图片1.jpg

(湿润纯净的麟潭江)

有的人说,熟悉的地方风景并不感觉美丽,或许是因为太熟悉了,便没有了期待。虽然古亭是我的成长之地,并开启了我的事业之门,但年轻时的我却对生活了这么久的古亭没有任何留恋和渴望,因为我的梦想在远方,在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灯火辉煌的地方。

是呀,年轻的时候,谁没有对远方的梦想和期盼呢?自打我成年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忙着赶着上下班,每天都好似在重复地做着同一件事情,心绪浮躁的难以平静。而且由于交通不便,物质资源匮乏,许多东西还要托人到数百里外的城市去买,感觉到如果在这个小镇里再待下去的话,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和希望,现实与理想差距是愈来愈遥远,梦想与渴望亦愈来愈强烈,不为别的,只因盼着远方能为我的心灵早日打开一扇明亮的天窗。

图片2.jpg 

(麟潭江畔  水竹植被)

终于,靠着自己的努力,一九八八年初秋,二十四岁的我离开了古亭,离开了南岭山区,离开了那片我熟悉的风景。

最初离开古亭的时候,我曾经产生过自豪感和优越感,我觉得古亭是那么小、那么闭塞,我挣脱了小镇的束缚,把自己的青春和梦想放飞到一个更大、更广阔的世界去。

车水马龙,高楼大厦,喧嚣和繁华,忙碌和疲惫,淡漠和隔阂,城市里到处充满了躁动和不安,阳光和蓝天被钢筋水泥的高楼遮盖,绿树和草地被各式垃圾污染,很少有新鲜的空气,城市人们生存的环境空间越来越被压缩,有时候孤独郁闷时甚至找不到放置心灵的一隅。

然而,这就是生活,当你还没有得到的时候,你会拼命去追求,觉得那里有丰富的宝藏,需要你不断地去开采,不停地去挖掘。而当你得到它的时候,你才发现,有时候你已经疲累的连欣赏的心情都没有了。更重要的是,我不愿意为权力和利益而勾心斗角,不愿意在繁华和嘈杂中迷失方向……

图片3.jpg 

(古亭镇万寿宫福建会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当疲惫和不顺心的时候,我便会想起古亭,想起了镇里唯一的国家二级保护古建筑万寿宫福建会所,想起了冬天手里箍着碳烤火炉的老人,想起那里夜晚的清幽和安静,想起那开满野花的乡间小路和一片片盛开的映山红和山茶花,想起那枫叶红了的时候,想起那江里划行的竹排……想起那些一起上学,一起嬉耍,一起长大的儿时的伙伴和工友们……你们,都还好吗?

这时候我才明白,我以为一段时间我早把那片我熟悉的风景给忘记了,其实它们是如此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底,沉淀在我的身上,轻轻触碰,依然那样清晰和温暖。于是,我开始想到要回古亭去看看,去寻找一份失去已久的平静和安宁,找回童年时留下的一些美好回忆。二零零九年初秋,我带着思绪万千的心情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古亭小镇,一路上,我心里面不停地在呼唤:古亭,我回来了!那片我熟悉的风景,我又回来了!

当年我离开古亭的时候,小镇还很热闹,当地居民和七一九矿总人口加在一起有上万人,上班的人们匆匆忙忙,农贸集市熙熙攘攘,人气颇旺。那个年代木材滥砍滥伐现象极为严重,附近山上的树木被人为地砍伐过半,颇有些凄惨荒凉的景状。

图片4.jpg 

(麟潭江边  芭蕉丛林) 

而今再回到古亭,眼前的景色让我异常惊诧:随着七一九矿搬迁至赣州,缺少了人为的破坏,这些年的古亭又恢复得那样安逸、和谐和宁静,古亭在我眼里已是另一番别有风趣的景象,到处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山清水秀,山在水中,水在山中,镇在林中,林在镇中,人在图画中。有些城镇,是只有山而没有水,或者只有水而没有山,但是,古亭小镇,山水林相融,风光人旖旎,处处绚丽夺目!

我是以避世的心情到古亭去的,我只想安静地度过这两天,没有车水马龙,没有喧哗,没有热闹和繁荣。对我来说,也只有古亭,才对我有如此地平和与宽容,接纳我的倦怠和疲惫。

图片5.jpg 

(西北坡下西望雁湖村远景)

清晨的古亭,山雾朦胧,空气清新而湿润。长廊和麟潭江紧紧相连,清幽又干净。长廊边苦楝树上的麻雀们旁若无人地欢腾嬉闹着,好似在欢迎着我这位游子的归来。我沿着鹅卵石小道静静地走着,悠闲地看着骑着水牛上山的牧童,看着穿着漂亮时装的农家小妹,看着开满荷花的鱼塘,看着人去楼空的万寿宫福建会所,看着江边稀疏的棕榈树和芭蕉叶,看着江面上自在的群鸭戏水……此时的我心里倒也格外地安静,好像牧歌在轻唱着的寂静的小镇。

我逆江而上来到了跳水台。跳水台是我们七一九矿子弟们给起的地名,是当年我们男孩子们学游泳和表演跳水的礁石板台。从跳水台到江对岸有五十多米宽,站在跳水台上放眼四望,上游的水风车和拦水坝,江边的水竹林,江面上的竹排,江对面的稻田、劳动中的农夫,古朴的农庄园、面对着的山峰,还有脚下的跳水台,构成了一幅近乎完美的“桃花园里可耕田”的美丽诗意画卷。

听水浪拍打着江岸,看水鸟在优雅地翻飞。那是一种很大的鸟,镇上的老人叫它水鸭子,有着硬硬的、尖尖的嘴,在它高高飞着的时候会突然俯瞰水面,在水中啄上一口,然后又迅速飞去。我的目光追随着它们,看着它们快乐地飞来飞去,麟潭江就是它们的家,天空是它们的乐园,这个山清水秀的小镇就是它们最温暖的归宿。

图片6.jpg 

(跳水台对面的田园山庄)

沿着跳水台顺着南坡登上去,坡顶上就是七一九矿曾经的二区家属宿舍区,现在已经成了木材加工场,当年我们家就住在这里的干打垒平房里。我站在老宅子的位置上自东向西一路遥望,东南山练靶场,松香厂、一区家属区、矿医院、文英公路、四二八服务站、菜站、三区家属区、汽车站,……一多半古亭景观净收眼底。此时我突然发现:我家老宅子所处的位置居然是古亭镇所有居家中视野最宽广的视角之一,当年父母亲不经意间的居住选择,居然能带给我那么宽广的视野和宽阔博大的胸襟,让我时刻都感受到大自然赋予我的恩赐。

老宅子的西南面有座山,在雁湖村的正南面,小时候我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爬这座山,春天拔竹笋,夏天摘杨梅,秋天砍毛竹,初冬捡野栗,深冬挖冬笋,晴日拾柴火,雨后采山菌……满山的竹林松柏老樟树,飘香的映山红和山茶花,幽悠可人的山野菜……还有妖娆的竹叶青蛇,休闲的小松鼠,到处飞着的斑鸠、杜鹃、喜鹊、燕子和布谷鸟,东面山腰上还有一间有数百年历史的民间草纸作坊……

图片7.jpg 

(江山如此多娇)

你很难相信,就是这样的一座山,你可以随时在它青翠的怀抱里欢歌或者沉睡,和人类是那样和谐。听当地的农民说,只要你不过分损坏这里的植被,这山上的蛇就不会咬你。上中学的时候我和小伙伴经常去这个山上砍竹子,去除枝叶,在粗的那头最后一节竹根上掏个小洞,系上绳子拖回家来劈成小片做菜园竹篱笆用。农民伯伯曾告诉我们:因为竹叶青蛇是剧毒蛇,被它咬到了很致命,所以砍竹子前先要轻轻敲竹子下端,让竹子上的竹叶青蛇换个地方,再把竹子砍断,这样就没有危险。因为有了农民伯伯的提示,所以每次上山劳动都是安全满载而归。

山顶上的瞭望台是附近山峰的最高点,当年方圆数十里居民的电视卫星转播就是在这里接收发送的。站在瞭望台顶上登高远望四处环视,你会看到一幅幅完全不同的壮美景观,由不得你不心旷神怡。我站在台顶俯瞰山下古亭景区,突然联想起著名画家关山月和傅抱石合作的经典画作《江山如此多娇》,感觉那幅夺目璀璨的天然画卷就展现在我的眼前,是如此的气势磅礴,真有“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宏伟气概。

图片8.jpg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那两天我的几个儿时的伙伴一直陪伴着我,我们纵情地聊天,聊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童年趣事。我们坐在丝瓜和豆角秧下,看着田园山色吃农家饭,吃的尽是当地的山珍野味,什么山鸡土鸡肉、麟潭江河鲜、野味麂子肉、野牛野猪肉、竹笋红菌子、莽鼠竹筒饭、原生态蔬菜……茶余饭后几步之遥我们就可以走到田野,去享受那散发着红薯和玉米气味的天然清香,一丝丝,一缕缕地钻入心扉,冲撞着我的神经末梢……

古亭是如此地安静和美丽,它是那样的包容我、接纳我,给我最温润、最恬静的安慰和滋养……多好啊!这样静静地时光。多好啊!这样静静地生活,心是如此淡然,又如此澄亮。

图片9.jpg 

(小小竹排江中游)

猛然间,曾经的梦想在心中又清晰无比:我们不能没有远方!人生,永远交织着对远方和故乡的向往与思念。而生活是一条流动的江河,因为它的流动,生命才会鲜活,才会灿烂,人生因为梦想的指引而充实和精彩。当岁月和生活的沉重让梦想蒙尘,我应该及时擦拭,让梦想焕发出应有的光彩,继续照耀着前行的道路。

美丽的古亭,美丽的风景,感谢有你!是你一直告诉我,让我懂得把心放得宽一些,再静一些,沉静临风,微微含笑……

走了,古亭,我还会回来的!走了,那片我熟悉的风景,我一定还会回来的!

(编审:刘涵)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曲艺书画 > 散文天地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