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 > 茶业新闻  
贵州持续深耕茶品牌体系建设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5-16 16:16:42 来源:天眼新闻 作者:金忠秀 点击: 评论: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忠秀

今年“五一”期间,雷山县西江苗寨景区的茶叶门店内,银球茶等产品引得游客纷纷驻足品尝和购买。

目前,品雷山银球茶成为游客在西江苗寨景区必打卡的体验。雷山银球茶搭上旅游“快车”,是贵州茶文化旅游品牌化的实践,也是“贵州绿茶”品牌内涵的丰富和延伸。

贵州坚持以“贵州绿茶”省级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大力推动区域主要公用品牌整合,鼓励创建企业品牌,将黔茶品牌打造成市场强势品牌,用强大的品牌效应吸引企业和产品聚合,通过增值增效做大做强茶产业,为“品牌强农”探索出了一条积极有效的现代化路径。

聚指成拳,擦亮“贵州绿茶”招牌

“我们在崇遵高速、杭瑞高速、贵遵复线等高速路段高杆,以及贵阳城区公交车车身和电梯轿厢投放了大量‘贵州绿茶’宣传广告,产生了良好的广告效应。”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谭书德说,用好“贵州绿茶”这块金字招牌,提升品牌影响力与传播力,进而带动其他茶品类的发展,实现贵州茶产业的综合提升。

贵州是国内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适宜种茶制茶条件的茶区,是国内业界公认的高品质绿茶重要产地。“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独特品质为贵州生产高品质绿茶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首个茶叶类省域农产品地标,“贵州绿茶”名片效应持续凸显。

在全省绿茶中找共性,在全国绿茶中创个性。贵州通过工艺的融合创新,独创了新工艺标准并实现自动化加工,“贵州绿茶”产品个性突出,涌现了绿宝石、兰馨、栗香、正德号等一批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叫得响、卖得动的优质绿茶企业品牌。

直面消费新潮,抱团乘势而上。贵州不断规范“贵州绿茶”品牌标识,强化“贵州绿茶”产品标准。目前,全省“贵州绿茶”品牌授权使用企业已达304家,基本实现了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全覆盖。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9家,占全省茶行业的75%。

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蒋照俊说,我们将加强贵州绿茶标准体系建设和宣贯,加强对贵州绿茶用标企业的监督管理,打造贵州绿茶制茶师,为企业培育高技能人才,继续支持贵州绿茶经营企业集聚发展,扩大贵州茶国内外市场份额。

挖掘优势,塑造品牌独特价值

“都匀毛尖茶制作的绝活在于‘提香提毫’,用杉树枝燃火,锅内温度迅速上升,茶香才会浓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子全用40余年的执着与坚守,诠释着一位都匀毛尖传统制茶大师的梦想。

去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项目位列其中。如今,都匀毛尖的品牌价值估值43.74亿元,入选首批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品牌建设推动黔南茶产业发展,投产茶园从2014年的45.24万亩发展到2022年的120.2万亩,全年茶叶总产值107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黔南州茶叶产业化发展中心主任郑松说,我们要使都匀毛尖与企业品牌更有效地结合,推动更多企业用市场化的观念去理解品牌、建立品牌、发展品牌。

守住品质独特底线,确保品牌特色生命线。优异的茶叶品质对产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着带动作用。

得益于铜仁梵净山周边区域优越的自然生态,梵净山茶品质独具特色。“我们统一建园标准,全力打造干净放心、优质安全的‘梵净山茶’品牌原料基地;统一产品标准,确保产品安全、优质,品质稳定、优质优价;统一监督管理,确保生产加工各环节质量安全。”铜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廷相介绍。

如今,贵州不断完善茶品牌管理营运制度,提升品牌经营管理水平,扩大授权使用覆盖面,探索建立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竞争力为基础的茶叶品牌产生机制。一批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大而优”“小而美”的产品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整合资源,专注品牌现代化实践

本土茶叶品牌如何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产品共建,渠道共享”是贵州贵天下茶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探索出的成功路径。

“我们以贵天下主品牌引领国内名优茶市场,以GTX国际品牌引领国际大宗茶市场,构建以名优茶品牌引领、大宗茶出口带动的‘两轮驱动’格局。”该公司董事会秘书、总经理助理白锦龙介绍,公司还创建了“集黔优品+”“贵天下+”等产品模式,同时,聚集各企业市场渠道资源,建立覆盖全国的市场渠道网络。

贵州茶企加速多品牌组合满足不同细分市场与消费者的需求,持续拓展新品类,实现年轻化、高端化、专业化等多领域布局,用更加完善的多维品牌矩阵抢占市场。

从产品来看,贵州开发出茶保健品、茶护肤品、茶饮料、茶食品、花果茶、果味茶、速溶茶、冷泡茶、茶籽油、茶酒等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出袋泡茶、冻干茶、茶浓缩汁等新茶饮产品,培育了“宜北町createa”“译乐鲜茶”等新茶饮本土品牌。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茶饮赛道上,贵州不少茶叶企业对“供应链”更加重视,通过采取有效的组织方式,持续提升品牌价值。

新茶饮供应商、贵州春水堂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子豪告诉记者:“我们正与湄潭的几家茶叶加工厂商讨合作事宜,计划签订长期茶叶原材料供应合同,持续提升稳定且大规模原料供应能力,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市场需求。”

从贵州制造到贵州创造,从贵州产品到贵州品牌,贵州茶阔步前行。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文化产业 > 茶业新闻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