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贵州、广西、云南省(区)党委网信办及光明网共同主办的“多彩民族有多彩”网络主题活动走进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在贵州印江宏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近距离品铜仁名优茶,了解多彩民族中的茶产业如何发展。
铜仁是典型的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全市年均气温16.2℃,海拔高度在ρ05-2572米,年无霜期290天,境内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和佛顶山,植被丰富、山高雾浓、雨量充沛、空气凊新。
梵净山被誉为地球同纬度唯一的原始绿洲,森林覆盖率高达98%,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2万个至18万个,被誉为“天然氧吧”。“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无污染”的自然条件,赋予了铜仁发展抹茶产业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经专家检测,辖区内10个区县全部是最适宜种茶区域。印江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个集销售、研发为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我们自有基地2万多亩,辐射到了周边的所有乡镇。”贵州印江宏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亮说,目前公司常年有70多人就业,茶园管护和采茶带动当地农户4113户12010人,用工时间80天左右,人均收入8000元以上。
贵州印江宏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亮
从2013年成立至今,宏源公司联合覆盖全县80%以上的茶园,公司现有茶叶基地6.2万亩,其中自有茶叶基地2万亩,签约茶园基地4.2万亩,所辖茶叶基地先后获得有机茶园认证、雨林认证。公司旗下有茶叶粗制加工厂21个、茶叶精制加工厂2个,加工厂房面积6.5万平方米;有各类茶叶加工机械设备1000余(套),年生产能力达12000吨以上,有产品包装流水线1条。围绕“龙头企业+区域中心企业+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茶叶种植大户”创新模式,公司以梵净山茶品牌为引领,以万吨茶叶精制加工厂为依托,通过示范带动、资源整合,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产供销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印江自治县梵净山茶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何亮说公司选择在印江就是因为这里的气候、空气无法复制,加工出来的茶叶口感与品质能得到极大的保障。
“我自己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印江人,我们的目标也是将企业办成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有代表性、有水平的企业。”何亮说,公司今年出口额达到了1000万美元,主要销往摩洛哥、美国等国家。
据了解,宏源公司是印江自治县委、县政府把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落到基层、到企业,结合创建“同心兴铜+聚力发展”示范工程和“万企帮万村”与乡村振兴战略过渡衔接机制,指导发展的首家集基地建设、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品牌打造、产品包装、市场开发、产品销售及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茶叶股份制龙头企业。
宏源公司立足全县茶产业资源,把“成为全球优秀的茶品运营商”作为发展远景,将“为茶品事业健康发展奋斗终身”作为使命,以“共创(事业)共担(责任)共享(荣耀)”作为价值观,努力实施产品创新、品牌创建、市场开发和降本增效,坚持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路子,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公司综合实力,引领茶的现代消费观念,赋予传统的茶产品以新的生命和活力。
“翠峰茶、毛峰茶、红茶等名优茶是我们经济价值最大的几类茶。”何亮说,公司现有年产300吨的名优茶生产线3条,年产8000吨的眉茶生产线3条,年产2000吨的毛茶生产线2条,加工厂房26000平方米,各类加工设备185台套,现有设施设备能基本满足生产需要。
宏源公司自组建以来,共流转32780亩,(其中:流转茶园面积5998亩,租赁茶园面积26782亩),完成投产茶园提质改造17998亩,出口备案登记30000亩,雨林认证1500亩。茶园平均亩产茶青3200斤,亩产值6000元以上。
少数民族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守护着自己生存的家园,多年以后的今天,这片土地也在回报着他们,干净茶让无数茶农吃上“茶叶饭”。
这杯茶,有回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高航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