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 > 茶业新闻  
7家全国性社会组织携手助力贵州茶“圈粉”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1-11 15:14:55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李佳琪 点击: 评论:0

黔茶飘香 贵州有约

——7家全国性社会组织携手助力贵州茶“圈粉”

  1月1日,全国早茶大会暨贵州绿茶第一采活动在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茶神谷举行。许斌 摄(贵州图片库发)

  寒冬未尽春已到。

  1月1日,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茶神谷山头,茶树青翠,茶农穿梭,一片片鲜嫩的芽头采摘下树。这是2024年“贵州绿茶”第一采。贵州早春茶上市了。

  2023年12月28日,贵阳,第十二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迎来八方宾朋,全国性社会组织助力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正式启动。

  7家全国性社会组织——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酒业协会、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中华茶人联谊会相关负责人在启动仪式上分别发言,表示将立足自身平台与优势,在市场拓展、平台对接、品牌提升、人才体系建设、产业培训、活动举办、龙头企业扶持等方面发力,助力贵州茶拓展国内国际高端消费市场。

  此前,在全国性社会组织的支持下,省政府驻京办事处、省农业农村厅、省民政厅联合印发了《全国性社会组织助力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启动仪式上,省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立足自身优势,借助全国性社会组织力量,不断扩大“朋友圈”,全产业链推动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茶产业定位为全省的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乡村振兴重点产业来打造。为世界捧上一杯“干净茶”是贵州的坚守。在农业农村部茶叶风险监督抽查中,贵州茶连续11年合格率100%。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贵茶集团荣获全国茶行业首张SGS欧标认证证书。目前,全省茶园面积700万亩,万亩乡镇236个、5000亩村613个,涉茶人口322.4万人。2023年,全省茶叶产量46.9万吨,产值643.8亿元。茶产业已成为我省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富民产业。

  聚势、聚力、聚智,助力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国性社会组织各有举措。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表示,将协调帮助贵州茶搭建省外展示对接平台,并与安顺、普安、湄潭、黔南州、铜仁市等地签署中长期合作协议,在举办活动、品牌建设、渠道建设、宣传推广、标准建设、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全面帮扶。

  “贵州提出的干净茶概念,直击食品行业的痛点,应该叫响这个品牌,叫响这个口号。”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副会长文若鹏说,品质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绿色安全可追溯已成为品质经济的基本需求。他非常欣赏贵州“基地做绿、加工做深、龙头做强、品牌做响、销售做畅、链条做长”的思路,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将助力贵州做好“小叶子”这篇“大文章”。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长期致力于优化行业的协调与服务效能,为企业搭建更多贸易合作机会。该商会副会长徐小虎表示,将认真落实《三年行动方案》,通过牵头举办金牌会议等活动,不断增强贵州茶产区、茶企业、茶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为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思路、新举措。

  酒与茶是贵州的两张靓丽名片。本届贵州茶业经济年会上,还以“茶品牌·酒世界—中国(贵州)茶酒产业融合发展”为主题举办了贵州茶酒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暨企业家峰会。

  论坛上,省政府驻京办事处副主任黄浩说,以前碰到的很多消费者都说“贵州有好酒”,现在碰到的消费者常说“你们贵州茶也不错”。驻京办作为贵州在京的窗口、桥梁、纽带,将继续举办各种推介活动,用好传播平台,讲好黔茶故事,展示黔茶魅力,全力推动黔茶出山、黔茶进京。

  峰会上,中国酒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琦希望,贵州茶酒行业要深挖品类价值、深化品牌升级、深耕市场场景,牢牢把握“中国风味”的独特性,将东方风土的雅韵做深做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茶酒融合,本土企业已在积极尝试。 在第十二届中国(贵州)酒博会上,贵州无忧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就联合贵茶(集团)有限公司、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黄红缨茶业有限公司等6家茶企“组团”亮相,让四方客商深度体验了黔酒酱香与黔茶栗香交融的魅力。峰会上,无忧酒业集团董事长袁明权表示,该公司将与一批优质茶企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场景共通、品牌共建实现共赢。

  贵州青酒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四文在峰会上介绍,去年8月份,青酒携手都匀毛尖在佛山开展推介活动反响很好。目前,该公司正尝试取消专卖店,设立体验馆,核心在于餐、酒、茶的融合。同时,在体验营销上发力,联合酒庄与茶园打造深度游项目,让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品味佳酿、采茶品茗,在多元的场景中带来更丰富的体验。(记者 李佳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文化产业 > 茶业新闻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