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 > 行业观察  
长寿时代下的养老筹资方案:泰康养老为职工构筑养老保障新蓝图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5-30 10:36:46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 点击: 评论:0

  泰康养老创新的实践路径,为职工群体的养老筹资规划困惑提供解题思路。

  养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挂在嘴边,但真正行动起来做规划的人并不多。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储备已经迫在眉睫。

  5月24日,《经济观察报》联合泰康养老举办“个人养老金——长寿时代下的养老筹资方案”活动,针对目前老中青职工养老储备的情况进行探讨,为缓解当代职工养老压力,助力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给出泰康解决方案。

活动现场图

  活动上,泰康养老还发布了《中国企事业职工家庭养老规划报告》,这是一份针对职场人及家庭养老规划情况的调查和储备指南。

  长寿时代下,职工家庭养老难题应如何解决?无疑,这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国家层面聚焦于养老保障制度、服务机制、服务供给,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则应该更多地从养老筹资层面参与其中。

  泰康养老创新的实践路径,为职工群体的养老筹资规划困惑提供解题思路。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泰康养老发挥多年来服务企事业单位和养老二支柱的经验,探索采用“类受托”的模式为企业建立统一的个人养老金服务平台,从而提升企业职工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知晓度,提升个人养老金业务产品的覆盖率。

  应对人口老龄化 养老金储备应提早启动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中国人口的21.1%,这标志着中国已正式迈入中度老龄社会。从社会层面来看,有学者表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中国家庭正在朝着多样化、小型化、空巢化、流动化和分离化的方向转变。与之而来,家庭养老保障能力降低,因此,对老年人的赡养方式将由以家庭为主逐渐转向由家庭和社会共担。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即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但不同支柱之间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状态。

  不容忽略的事实是,随着老龄化加深,养老金缴纳者比例缩小,养老金压力将日益突出。《中国企事业职工家庭养老规划报告》显示,老龄化加深后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下降是无法避免的,很多国家采取中央财政补贴、调剂金、养老金统筹层次提高等措施缓解养老金压力,但调剂和统筹措施并不能从整体上增加养老金总量。

  对此,中国社科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发展多支柱养老金政策的目的是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负债型”养老金向“资产型”养老金过渡,从当前的现收现付制转向基金积累制,以资本红利递补人口红利的消失。其中,大力发展企业/职业年金,加速推动个人养老金,建立完善的多层次养老金体系是提高个人养老保障水平的必然选择。

  企事业职工及家庭养老保障有巨大提升空间

  《中国企事业职工家庭养老规划报告》显示,目前企事业职工群体及家庭成员的综合养老保障形势并不乐观。

  我国职工群体社会保险覆盖率高,是职工及其家庭的主要风险管理模式。2022 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0.5亿人,虽然覆盖率高,但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相对有限,此外,企业年金补充保障覆盖面较小,2022年末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为3010万人,仅占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5.48%。

  这也意味着,在职职工面临着赡养负担持续加重的问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逐年下降,也使得养老金增幅逐年收窄;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社会平均工资以上的中高收入群体,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事业职工,未来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收入替代率与预期差距会更大。

  2022年11月,人社部等五部门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首批在全国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进行试点,《办法》规定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为12000元,同时,对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

  在郑秉文看来,企事业职工这个中等收入人群是最适合买个人养老金的群体。在分享环节中,郑秉文分析了中等收入人群的特征:“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有1.4亿个家庭,相当于大约4亿人,典型特征是三口人,收入在10万-50万之间,有住房和汽车,每年还有旅游需求,对于这4亿中等收入群体来说,建立个人养老金很合适”。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出台从顶层设计层面凸显了养老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和潜力。据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36个先行城市(地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人数已超5000万人。与此同时,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一年多时间以来,在覆盖范围、缴费积极性、运营效益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有调研报告中显示,有62%受访者尚未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76%未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

  分析其原因,与职工这个主要纳税群体的参与度不无关系。泰康养老首席职域业务执行官梁循标表示,参与度背后显现的是“三不”:“不知晓”是指知晓率较低,很多人虽然知道有个人养老金制度,但不知晓这个制度本身和背后的具体运作;“不了解”指即使知道制度,但却不了解具体,例如怎样用好1.2万元的上限额度、如何在四类产品中选购合适的产品、如何办理个人养老金、如何退税等流程;“不方便”指的是购买渠道分散和专业门槛高,购买渠道被分散在不同的个人养老金提供方,便捷性不够,且如何选购匹配个人需求的产品是有专业门槛的。

  做好规划是职工家庭应对长寿时代挑战的关键第一步

  综合当下各类因素,应对长寿时代的挑战,企事业职工及家庭的养老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养老问题的核心是资金和服务,在养老规划中对应着筹资和获取服务资源的渠道。从个人和家庭而言,在人均寿命正在延长的长寿时代,享受高品质的老年生活需要准备充足的养老资金,以备未来养老生活的多种开支;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在年老时,能及时获得所需要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服务等,需要提前锁定养老服务资源。

  加深全生命周期的收入支出的理解,有助于职工群体认识到养老筹资规划的过程并非只针对退休阶段,而应及早开始,拉长准备周期,通过长期复利效应使收入曲线更平滑,加厚养老金安全垫。

  在泰康养老市场企划部副总经理刘方涛看来,目前企事业职工群体对自己以及父母的养老问题的认识并不充分,一方面是因为养老筹资有其特殊性,目标设定较为复杂,导致大部分没有尽早开始具体规划;另一方面,是对全生命周期财务规划的专业知识不足。企事业单位通过对国家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介绍,能使职工及早意识到未来养老及养老筹资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从而引导职工建立早做规划的养老意识。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员工福利规划时,还应有针对性地提供养老福利保障方案,立足基层员工以及中高管理者差异化的养老保障需求。此外,帮助职工解决自己及父母养老问题的后顾之忧,也能增强归属感。

  创新推出职域服务模式,泰康养老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面向职工及家庭,泰康养老推出了企事业单位医养保障一揽子解决方案。泰康养老有多年服务企事业单位的经验,2013 年,泰康养老在行业内首创职域服务模式,将保障服务进一步延伸到了职工个人及家庭。在这一模式下,由企事业单位统一组织,泰康养老为职工提供灵活专属、自选自费的涵盖长期健康、养老和意外的一揽子保障产品和服务。

  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企业能够在不增加财务成本的情况下,提升职工的保险保障水平。从职工感受的角度来看,不断压缩的交易环节让员工获得了价格相对更优、品质相对更佳的医养保险服务,也减轻了职工自己挑选保险产品的压力。

  梁循标在活动上介绍,在推进个人养老金服务中,泰康养老依托第二支柱建设的经验,打造了“类受托”的第三支柱服务模式,在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原则基础上加上“单位组织”,发挥企业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建立统一的企业个人养老金平台,泰康养老的相关服务团队在单位职场中为职工提供宣讲、咨询、服务,而职工在该平台上通过泰康养老的服务选购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前,泰康养老已累计服务个人养老金客户超5.8万人,业务规模超6.8亿元,在个人养老金领域已步入行业前列。

  梁循标认为,对国家而言,这种模式通过到企事业单位宣讲可以实现广覆盖,让职工广泛地知晓个人养老金制度和相关产品,从而达到批量高效可持续地推广,提升职工的参与率;同时对企事业单位而言,这是落实国家政策、提升职工知晓率,构建职工第三支柱保障体系的好方式;对职工个人来讲,这种模式降低了专业的门槛,泰康养老上门服务,协助职工个人做业务办理,包括讲解产品、协助客户办理退税等。

  在此基础上,泰康养老还深度融入泰康保险集团“保险+养老服务”“保险+健康服务”的闭环生态。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达到一定条件,可以对接泰康保险集团的医养康宁全生命周期服务,有效解决了职工及家庭的养老资金与服务资源的双重难题。

  据了解,截至目前,泰康养老已经为医院、学校、文化、公务、金融、能源、通信、制造等4万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职工第三支柱自选福利保障服务平台, 累计服务职工及家属超1100万人,获得了企事业单位及职工的广泛认可与信赖。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长寿时代背景下发展养老金融的目标。作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参与者,泰康养老将积极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深度融合泰康集团的大健康生态优势,充分发挥专业养老保险公司的优势特点,通过持续创新和完善服务体系,为更多职工家庭提供优质的养老保障服务。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文化产业 > 行业观察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