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时评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时评  
“村BA”出圈背后 看见乡村振兴更多面向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3-28 16:56:20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作者:马玉宝 点击: 评论:0

一场决赛,万人空巷,为了争一个好位置 ,当地的梯子卖断了货;中场休息,啦啦队变成了“蹦苗迪”,苗歌、侗舞、反排木鼓舞轮番上阵;比赛奖品,是黄牛、香猪、麻鸭等特色农产品;参加比赛的球员,则是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的村民。这个在村口球场进行的比赛,被亲切地称为“村BA”。

随着决赛的举行,“村BA”这两天又火出了圈。球员们不是职业的,技战术不是一流的,场地也不是最先进的,“村BA”何以让人们远赴现场感受,或者在社交网络围观?其实正是在于这种“不专业”,这种“草根”,这种看起来的“自娱自乐”。在这里,“村BA”不光是一场篮球赛,它是当地村民展现自我的舞台,是农村发展的机遇,在其中,我们一起体验的,更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一场“村BA”,看见单纯而真挚的热爱。体育运动是健康丰盈、充满魅力的,与职业的篮球赛相比,这里的硬件虽然不及,但队员和观众们对于篮球的热情,却在现场的火热氛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我想打篮球”,队员们因为共同的爱好而集结;“我想看比赛”,观众们因为共同的盛会而会聚。这其中,是广大乡村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是“创造条件满足需求”的自发自为,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情与行动,让人们深深共鸣。

一场“村BA”,看见丰富而多彩的文化展示。体育丰富了乡村生活,也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在这场盛会里,每个人都是主角,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舞台。在球场上,参赛者们运球投篮,收获大家的喝彩;中场休息,能歌善舞的村民盛装出席表演节目,传递出属于自己的文化;象征荣誉的奖杯奖牌,变成了当地的农产品与特产,既实惠接地气,又在当下借助社交平台做了宣传。这一切并非“为了出名”有意为之,却因为这种纯粹,起到了“直播带货”都达不到的效果。

一场“村BA”,看见乡村振兴的更多面向。自从去年夏天“村BA”意外走红后,台盘村的村民参与集体事务的热情高涨,很多年轻人也回到家乡,从事体育和旅游事业。村里开办了第一家由村集体入股的“村BA”线下体验店。比赛第一天,吉祥物玩偶、篮球、队服等特色文创产品,就售出了5000多元。如何带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这是很多乡村在当下面临的崭新课题,台盘村则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路径——以赛事举办引人气聚流量。这不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而是经过长久的积累与坚持最终结出的果实。

事实上,台盘村的篮球历史可以追溯到1940年左右。在当地,“六月六吃新节”是村民在农忙过后,为预祝粮食丰收举行的民间传统节日。节日期间,村民会举办各种活动,篮球赛是其中最热闹的一项,一直延续至今,球员都已换了三代。“村BA”的出圈,在于内心的热爱,在于传统的延续,在于时代的赋能,只有当这些汇成合力,才有质变的发生,也只有在越来越多的传承与创新中,我们才能看到和美乡村的更多可能。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本报评论员 马玉宝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时评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