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时评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时评  
从“村BA”到“村超”,村字头体育赛事何以火遍全国?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6-15 15:10:38 来源:潮新闻 作者:宗倩倩 张苗 点击: 评论:0

  你一定在社交媒体里看到过那人山人海座无虚席的乡村球场。

  一场村子里的篮球比赛,能吸引多少观众?贵州台盘村给出的答案是2万人。一个乡村足球赛一天能有多少人围观?贵州榕江县又给出了答案,5万人。

  大大小小的足篮球比赛,可以说每天都在全国各地上演,为什么贵州的村BA和村超能够冲出小山村,火到全国?或许是因为它把老百姓的快乐放在了第一位,把文化传承融到了比赛之中,也把基层生活原汁原味地呈现于全国人面前。

  最炫民族风与最酷足球赛、篮球赛撞了个满怀,这不是第一次,更不是最后一次。

  6月7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通知,决定组织开展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榕江县县长徐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村超”将举办全国邀请赛。

  不止是贵州,被称为“村BA天花板”的2023诸暨市“农商银行杯”首届和美乡村篮球联赛进入到收官阶段,参赛球队们在为最后的冠军发起最后冲击。

  不卖弄、不做作、不浮夸、不浪费是“村超”“村BA”的标签,当它们从贵州引发巨大流量,扑向全国之后,村字头的业余比赛为何能火值得探究。

  “村超”“村BA”的推广会水土不服吗?

  答案其实已经写在各个社交平台上霸榜多日的热搜、点赞、评论中了。

  作为世界第一、第二大运动的足球和篮球,群众基础实在是太强了。

  即便是没有中超、CBA球队的贵州,大家对足球和篮球的热爱也有着久远的历史。

  1999年出版的《榕江县志》中有过这样的记载,上世纪40年代,因战争动荡,当时的广西大学迁入榕江县,一并将足球运动传入这里——大学生们在校园里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玩意儿”的当地百姓在一旁好奇观望。

  而村BA的前身,台盘村举办篮球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6年。每年“六月六”吃新节时,村民在农忙过后,会为预祝粮食丰收举办各种活动,篮球赛则是其中最受群众欢迎的一项。

  和村BA一样,全称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的村超,比赛中政府几乎“隐身”,从规则到赛程全部由足协牵头,村民自己说了算,政府只做引导,搭台唱戏,老百姓才是主角。

  球场是标准足球场,但是没有大门、没有栏杆、不收门票,球场边的跑道上里里外外坐满了人,与场上球员零距离……当大城市还在为一座专业足球场寻求空间的时候,榕江老百姓早就享受到了专业足球场的氛围。

  男女老少吃着西瓜、摇着摇扇,搬着梯子进场了,场内踢球的可能就是自己的阿叔阿弟。夏日凉风吹着,炫目灯光打着,看着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的韩乔生就拿着大喇叭在做现场解说,如此夏夜,何其美哉。

  球场上的就更卖劲儿了。一个倒挂金钩、一脚世界杯、一次脚后跟磕球,踢出来的可都是自己在父老乡亲间的威望和名气。以后走到街头,或许就可以享受梅西在北京的待遇。

  当村BA和村超把“村”字放在开头,就放弃了高端大气上档次,而是把比赛过程真正还之于民,当老百姓意识到自己就是主角,那份最接地气最原生态的快乐便会从这片土壤升腾而出,扶摇而上九万里。

  这九万里之下,是所有捧着手机看比赛直播、精彩短视频的人。看多了电视上的职业联赛,突然画风一变,大开了眼界。原来一个自己没听说过的小县城里,可以有这么多看球踢球的人;原来踢出网络爆款“世界波”的,只是榕江县第一中学高一学生;原来土特产、民族服装、叮呤咣啷的锅碗瓢盆可以和足球赛挂钩……

  四年一次的世界杯是一种快乐,那是足球最高殿堂,有全世界踢球最好的一群人,但它对很多人来说遥不可及。

  贵州榕江村超何尝不是另一种快乐,那是一种简单的不预设宏大意义的快乐,但这份快乐却感染到了每一个人,就写在每一个看球的、踢球的、刷短视频的人的脸上。

  更大的看点在场下

  球场上,是热闹的每球必争,球场边,观众们的欢呼与人浪齐飞,一身盛装叮当作响的苗族、侗族姑娘是最亮眼的啦啦队——很多通过短视频关注“村超”的观众,是第一次这样带着欣喜和好奇的目光,欣赏到苗族、侗族的风情。

  在“村超”的观众席上,比赛中没有上阵的男人们拿起了自家的芦笙,趁着中场休息时一路“笙”歌。

  比赛中,无论球员还是观众,都是这里的主角;对于场上的球员,踢球是兴趣,更是他们的心之所爱;对于场下的观众,展示着自己,同样是耀眼的英雄。

  而这,是所有人共同绘就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的幸福模样。

  在几十亿的全网流量中,有人赞叹业余选手的灵光一现,有人则专门等着中场休息,一睹球场秒变联欢大舞台的风采。

  “我们有一项世界级非遗,就是侗族大歌。”贵州榕江县文旅局长杨琼说,“我们在每一次‘村超’的现场,都有非遗文化的展现。”所以我们能听到侗家姑娘天籁般侗族大歌的悠扬歌声,也能看到苗家姑娘“旋转跳跃”的裙摆翩翩。

  还有年轻的村民们在每场比赛前换上自己的民族服饰,画上美丽的妆容,对着镜头喊道:“欢迎你到榕江来,我们一起看‘村超’!”

  这样的啦啦队,是独属于贵州的“夏日多巴胺”。

  在诸暨的“村BA”,主办方因地制宜请来了主场设在诸暨的广厦队作为外援,赛场中,中国篮协C级教练员顾申杰进行专业解说,广厦御用篮球宝贝热舞,广厦御用DJ阿亮把控全场。

  当“村超”“村BA”的比赛走向全国,各地文化热情和创意的结合也将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乡愁”的新注脚

  “村超”和“村BA”的出圈也许可以算作无心插柳柳成荫,但它们带动当地文旅发展的巨大IP效应则是事在人为的借势发力。在过去只是村民们闲暇娱乐的运动,成了全网关注的文化现象。

  就像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评价“村BA”时说的那样:“不能简简单单地用一场篮球比赛去评价它。”如果能有更多农民因为热爱体育回到家乡、建设家乡,那么全民健身、乡村振兴的道路必将越来越宽广。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中国农民的传统标签,而当下的中国农民有着更广的精神世界以及更多元的精神追求。当“村超”“村BA”叫响全国,原本在家乡无处安放身心的年轻人们对返乡有了更多理由与期待。

  “村”字号赛事的招牌,能给当地带来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吗?在赛事中隐身的政府,已经在这条赛道上出了很多力。榕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杨璐告诉潮新闻记者,“村超”开赛以来,游客显著增多,当地旅游收入出现明显增长。而据贵州省台江县人民政府网站,围绕台盘篮球场升级而打造出的旅游基地,将拉动台盘乡辖区餐饮等行业消费4000万元以上。在乡村三人篮球挑战赛期间,红安县政府在比赛现场专门划定几十个摊位让周边村民开直播卖货……

  以赛为媒,凝聚关注乡村的磅礴力量。“村BA”“村超”相继爆红并非一时的流量曝光,承载乡愁记忆、映照农民火红生活、彰显乡村文化新貌,是“村BA”等群众性赛事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重要原因。

  当“村BA”“村超”在全国落地之后,各地政府如何立足人口回流和人才振兴,探索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村BA”“村超”赛事,将是一个比赛场上的竞争更激烈的“比赛”。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时评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