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名录 您的位置: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名录  
苗族贾理:苗族的文化法典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5-13 15:27:11 来源:天眼新闻客户端 作者:姜雨熙 点击: 评论:0

  《苗族贾理》简介:

  “贾理”是苗族传统社会用来作为议榔立法、理老司法、寨老或鼓藏头主持公共事务和执法的古规古理,是一种集创世神话、族源传说、支系谱牒、知识技艺、民俗仪礼、伦理道德、诉讼理辞和典型案例于一体的苗族原典文化,广泛流行于苗语黔东方言区的凯里、丹寨、麻江、黄平、施秉等县(市)。

  《苗族贾理》是口头传承,通过办班传授、家庭传承和拜师学习三种方式进行传承。其集中反映了苗族的历史、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黔东南苗族地区经典的历史文化记忆集成,具有文化学、人类学、史学、哲学、宗教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2008 年《苗族贾理》(黔东南州)入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贾师在祭祀仪式上颂《苗族贾理》。受访者供图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会堂: 领悟贾理精髓唤醒无形文化

  1尺2寸长的竹片,一支在面前横放,其余拿在手中,每诵完一段,就拿起一块搭在面前的竹片上,放完12块,就诵完了一组。这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丹寨县扬武镇扬颂村贾师李会堂颂“理”的场景。

  “理”就是贾理,苗族贾理是苗族先民言行必遵的准则。“人学贾理之后,就能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李会堂告诉记者, 他从学习到独立演出共用了10年时间。

  在李会堂将所有的贾理内容熟记后,父亲上山为他砍来竹子,锯成12根大约40厘米的竹签,制成贾签,交到了他的手中。至此,李会堂获得了贾师的“从业许可证”。通晓《开天立地》《洪水滔天》《葫芦兄妹》《梨果柿树》《妹榜妹留》等内容,并熟练掌握与之相关仪式,成为《苗族贾理》第五代传承人。

李会堂(红衣者)在祭祀仪式上颂《苗族贾理》。受访者供图

  贾师的身份让他除了忙于农活,还要忙着为村民调解纠纷。在现代社会里,法律替代了贾理在苗族中的作用,如今的李会堂与贾理更多出现在祭祀场合。

  “汉人离不了字,苗家丢不了理。通过口头说唱的形式,贾理得以世代相传至今,但是贾理也和大多数口头相传的传统文化一样,面临濒临失传的境地。”李会堂说,自己每年坚持在农闲时节,举办2期《苗族贾理》培训班,每期学员10名左右,通过自己的身传、心授等方式保护和传承《苗族贾理》,现在已有10余名徒弟。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非遗文化 > 非遗名录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