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史话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明城墙 . 竖在卫城人心中的碑 ——兼怀龙凤麟、龙必锦父子将军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12-11 01:25:01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周光俊 点击: 评论:0

  昨天,就在昨天,顶着春寒料峭,我沿着明城墙所剩不多的墙垣,爬上皇仓坡,去追忆那段历史的遗痕。那是散落在磐石中的文明。

  透过树芽的碧绿,俯瞰着卫城——小荆州繁华的风貌,几百年来,它的兴衰是否与脚下的城墙有着内在的联系?让我们寻觅历史的烟尘。

  卫上石城,曾照旧时秋月。

  那些埋入凄凄荒草的城墙遗址,以及面目憔悴的断垣,它们见证了血与火的岁月,古镇长歌的激昂,英勇御敌的呐喊,金戈铁马的悲壮,视死如归的胆魄。古战场,曾经血雨腥风,鬼哭狼嚎,一切不堪回首,也不忍回首。

  明城墙,是一部用血迹为镇西卫写就的史书。

  回溯到三百八十年前,那夜,秋深的残月,挂在镇西卫城的西边天上。老宝河的河雾很浓。城内、雄鸡在鸣叫,打破了寂静。夜露降临,晨雾弥漫,打湿了龙图麟将军的铠甲、披衫。

  他两鬓花白,像被霜染,脸上镌刻岁月留痕。明彻的双眼如深邃的湖水,饱含坚毅和智慧。悬挂在腰间的佩剑,那是责任和担当,也是消耗了的青春年华。他拔出宝剑,月亮的银辉在剑刃上映照,雄伟的身影在岁月中流连。

  回想,家乡江西吉安,儿时就曾有抱负,心存梦想,功名天下,遨游海内,故取名龙凤麟,字海宇。明崇祯初年,官任参将,管理赫声,威武两千户所。忠于职守,深得民心,授以太子少保,挂印将军,左都督衔。戎马倥偬,军旅一生。岁月催人老,年纪不饶人,老了,哎!什么荣华富贵,犹如过眼云烟。什么官,什么衔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方百姓的安危。平安系于心啊!

  这是他最后一次巡夜,心中若有所失,似有不甘。这城墙,走了千百次,这门楼,伴他看了多少回月缺月圆。啊!这秋夜的月,恁般清冷,万家灯火将迎来黎明,朝阳仍照亮明天。

  雾气中,一个亲切的声音在呼唤:“爹爹,孩儿龙必锦来接班了。”声音激动,铿锵有力。

  老将军声音颤抖:“啊,你来了,孩儿,你看,这小城,远处的山村,这美丽的河山,睡的如此香甜。百姓是咱衣食父母,管我们吃,管我们穿,我们的责任,就是为他们守平安。这把青锋剑,长三尺,锋刃寒,交给你,重任在肩。知子莫若父,你干练,有胆魄,懂宽严。

  龙必锦接过父亲的宝剑,朝辉下,寒光闪闪,皇仓坡城墙上,父子将军,把江山指点。接重任在肩的日子,风刀霜剑,雷雨冰雪,飞霞将军柁戈待旦于城墙。事事亲为,怕有负百姓期待和老父嘱托而心不安。他每天用脚步丈量城墙的长度,发现了城墙的短板。城墙几处坍塌,还有些地段尺度较矮。冷兵器时代,城墙是安全的屏障。经费难措,师爷愁面满怀。

  他毅然决定,将自己化腊酬功田土卖与邓姓,所得银钱,悉数用于维修镇西城墙。训练兵勇,巩固城防,整饬治安,使百姓安居乐业,兵强商茂,市井繁华,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荆州。

  龙必锦急公好义,封为广武将军。实至名归。

  龙舞城东辐辏街衢兴市贾,

  笙歌陌上葳蕤畎亩好乡关。

  这是对小荆州的写照,也是对龙将军父子先贤的怀念。

  今天,明城墙也不复存在,但它却是一座丰碑,竖在卫城人的心里。(周光俊)

  2019年2月28日

  统筹:刘禹涵

  责编:张珺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