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史话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周光俊:古驿道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0-12-11 01:35:29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周光俊 点击: 评论:0
过去的通衢,不知何年何月因何而废。
那些被驿马的铁蹄踩碎的时光的皱纹深深的印在凹凸不平、泪痕累累的很不规则的长条石上。它们之间的缝隙长出了凋零、惆怅、青草、绿苔,后来竟然成了蚂蚁的国度。一批又一批新的生命托附在它的躯体上,它默默的承受一种煎熬的喜悦。长条石已记不清经历了多少烽火的岁月,狼烟的熏灼,多少匹驿马在身上踏过,也不知见证了几朝几代沧桑变化。
timg (16).jpg
它不知看了多少次月圆月缺,日出日落,不知多少次欣喜春燕从南方归来,带回大海潮涨潮落的讯息。听惯了长夏绿树丛中的蝉鸣,那噪音使它凭添睡意,深秋时节茅草花絮像大雪漫天飘飞,刺黄莲金黄的针叶覆盖它铁青的脸。杜鹃的鸣叫,勾起商贾队无限的乡愁。驿马践踏着生灵,也践踏着它的心扉。它曾经麻木过、哭泣过、绝望过、自我菲薄过。
这就是古驿道上如今被荒草深埋着的石头。
古驿道看似闲置了,但它确实没有闲着。当年的驿马成了名词存放在字典里,马蹄铁成了文物,谁曾想朝阳初升夕阳西下时,天真的牧童骑在牛背口吹竹萧赶着一大群牛羊踏着驿道早出晚归,它乐意被马蹄牛足践踏,因为它知道“路”的职责和功用。更其明白“路”也有新老更替,所以他从未发出过哀叹和怨天尤人的声音。
古驿道体现出了“路”甘于奉献的精神,古道热肠的忠实、忍辱负重的博大胸怀。
凡经过岁月淘洗过的旧事,都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摆在我面前那棵隐伏在深草里像地瓜根一样坚韧的用盘石筑成的古驿道,它的命运注定成了遗迹。是遗迹就当有趣味无穷的故事,当我打开《黔书》那泛黄的纸页,一个巾帼英雄跃然纸上,她身骑骏马,手持长鞭,从黔西下大关,横渡鸭池河天险,经卫城到贵阳接替已故丈夫霭翠的贵州宣慰使职务。贵州都督马晔政尚威严,欲尽灭诸罗,代以流官,乃以事裸达奢香,欲激恕诸罗为兵端,诸罗果愤怒,欲反。宣慰使同知刘淑贞多智术,闻止之,为走塑京师。上召问,令入宫见高皇后,复召奢香至京。奢香忍辱,上塑京师。朱元璋怒斩马晔,诸罗大感服。归黔后,奢香以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重,率众修通赤水,乌撒道,立龙场九驿达蜀。
u=3742476557,3473484712&fm=26&gp=0.jpg
据史书记载,当时奢香进京,是明洪武四年间事。回黔即修驿道。卫城驿道,又叫五尺道,用并不很规则的石板镶砌而成。很可能是奢香从京城回来的当年或次年发动修筑的。奢香二次入京,就是从镇西卫驿道上通过的。如果属实的话,卫城古驿道当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条驿道,也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见证物。
卫城古驿道历明清之际,它是军事重镇威清卫和镇西卫之间的中枢神经,将两镇维系在一起,军方传达命令,驿马驰驿道,到下站换马匹。据说,传递军事情报的驿马道上踩死人是不负责的,封建时代草菅人命,可见一斑。
后来,古驿道的军事功能逐渐蜕变成了经商者的丝绸之路,云、贵、川、陕、湖、广、赣等省客商凭借古驿道到镇西卫经商,给镇西卫带来繁荣,也给镇西卫带来“小荆州”的美誉。
民国军阀周西城坐镇贵州期间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唯一的功劳是修通了贵毕路,当时叫沙路或马路。由于山川阻碍通路崎岖,在省外买了汽车,拆散抬进贵阳组装。有了公路和汽车,古驿道开始清闲起来了,马路上汽车的喇叭代替了驿马的嘶鸣,橡胶轮胎代替了铁蹄。可以想象得到古驿道当时是何等的吃惊、何等的羡慕、何等的妒忌、后来古驿道释然了,莞尔一笑:“我当让公路一头地。”
古驿道确实老了,而且差点遗忘了自己的存在,贵毕公路在它的脚下过,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它已经听而不闻不为所动。而今,清织铁路又要从它身旁经过,它从未有过的激动,热泪洒向了甘河坝,它沉睡了数百年的身躯似乎有了活力,它清醒的认识到,时代的号角已经不同于过去的鼓角,“我当让铁路一头地”不再是陈言。他决心要在乡村旅游中装扮自己持戈上阵。
古驿道想,自己将是卫城文明古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timg (15).jpg
谁曾想到,2013年夏天,一队测量队员顶着烈日,在古驿道周边测量计算,在图纸上填写符号。古驿道又纳闷起来。难道又有新的规划吗?后来得知,为了推动西部大开发,改善贵州省交通落后的面貌,将建一条贵州至黔西的高速公路。古驿道焦急了,因为它知道五十米宽的有效路面,将把它五尺的身躯覆盖。难道说,卫城广袤的土地上竟然没有自己的立锥之地?它愤恕了:“肆意破坏文物古迹,那是犯罪啊!”它看见那些庞然大物,伸着长臂,崭新的楼群在尘烟中消失,胆怯了。它默然接受,历史的车轮轧过,这是发展和变革前的阵痛。这一段古驿道成了高速公路的奠基石。
我们只有从史书中记住它的名字——古驿道。
(责任编辑:刘涵)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