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2月1日,中央红军长征期间,第二次来到修文。红军第二、第四军团侦察队和4师10团,经干坝、长冲、平寨、平滩、蓑衣塘等地,来到猫跳河边的荒田一带。
红军侦察先头部队经过周家宅,到达索桥边。据明代崇祯三年(1630年),兵部尚书兼五省总督朱燮元《督黔善后事宜疏》中有“在小索桥设哨”的记载,证明索桥村索桥,在明代就已存在。清道光十年(1830年),当地人在此树功德碑记载,索桥历为修文、清镇两县群众往来之捷径。
红军到达岸边,正值冬末春初,河畔寒风阵阵,波浪翻滚的猫跳河,拦住了去路,能够渡河的只有一条竹索,索子每次只能溜过一人。
红军先头部队的尖刀班,化妆成国民党的部队,往河对岸的守军喊话:“弟兄们,我们是修文保安团的,有要紧事,要去清镇卫城公干.......”对面守军不知真假,一听有紧急公事,就把化了妆的红军拉了过去,才拉得两人到达彼岸,“不准动,举起手来,我们是中央红军!”对岸胆小的两个守军瞬间傻眼,为了保命,乖乖把枪缴了;中央红军就轻松地控制了索桥渡口。
是时,中央红军大部队已经到达索桥一带集结,整个队伍有1.7万多人;而索桥每次只能渡过去一个人。尽管此时红军领导已经动员石三娘一家,用木船和灌斗渡人,但每次也只能渡过去20来人,一万多红军大部队要快速通过,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在合适的地方搭桥。
经红军战士和当地群众联合勘察,发现猫跳河的索桥上游百余米处河段,中间有一块巨石,不知道有多深,长宽各有数米;水流量小的时候,石头会露在水面上,人们叫它大桥石壁。红军首长听到消息,立即赶到现场,经反复考察、论证,认为可靠,便决定在大桥石壁这个地方,架便桥让大部队快速通过。
之后,在红军干部的宣传动员下,索桥当地许多群众与红军战士一起,开始架“同心便桥”。因建桥缺乏木料,贫农周正阳将自己准备用于修房的三丈多楼板贡献出来,佃农杨玉清拆下自家的两扇大门,杨正清,薛永华等群众也把家中的门板和零星木板贡献出来,送往修桥处。
木板不够,大家商量伐木砍树;薛永华家有三蓬钓鱼竹,距建桥处仅几十米,他无偿献出,将上千株竹杆砍下来,送到修桥处。用竹篦条捆住砍下的树干和木板,绑扎结实;因河中间有大桥石堡,架桥时就有了一个天然的桥墩,使得架桥难度大大降低。
由于红军战士架桥积极主动,两岸各族群众齐心协力,军民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只半天功夫,就在猫跳河上搭起了一座2米宽,40多米长的便桥。
“同心便桥”的建成,有效的保障了集结在荒田、索桥一带的二、六军团一万多部队,在两天两夜的时间内顺利渡河,直奔清镇县镇西卫(今卫城镇),打开了进军黔大毕地区的门户,为创建黔西、大定、毕节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2年,经省、地有关部门考察认定,谷堡乌栗索桥被确定公布为:贵州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大部队渡河走后,当地群众便改称大桥石壁为“砥柱石”,意为“中流砥柱”。在架桥行动中表现突出的薛永华、周正阳、杨正清、杨玉清、薛永贤、薛永昌、王永发、王永福等男性村民和薛付氏、周陈氏、薛徐氏等大娘,就被誉为“八大公架桥、五大娘造饭!”
中央红军走了80多年,日夜奔腾的猫跳河水,不停地冲刷着“砥柱石”,但它却坚挺屹立在河中央,任凭风吹浪打,仍是岿然不动;“八大公架桥、五大娘造饭”的红色故事,在猫跳河畔的索桥一带,有口皆碑,代代相传。(江跃华)
责编:李茹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