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史话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仁怀市五马镇大竹坝,长征时红五军团将士驻扎地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6-17 16:24:33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贾华 点击: 评论:0

        贵州文化网讯(贾华)617日上午,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遵义市文化旅游局、遵义市教育体育局主办,仁怀市人民政府承办的贵州省2022年重走长征路遵义站(仁怀市)活动,在仁怀市五马镇大竹坝举行。

1752609995.jpg
        当天,主办、承办单位在大竹坝文化广场开展了红色文化教育,许多干部职工群众参与了体验重走长征路活动。
        据从小生长在大竹坝的当地退休教师母先典介绍,他多年前就从事地方文化和红色文化的研究,曾到省内外多处相关红色文化基地和资料馆查阅了大量史实,是当地较早研究地方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学者。
        母先典查阅的大量文献有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遵义会议前后红军军事电文选编》;《遵义会议前后国民党军事电文选编》;江西赣州党史办提供的《陆军第96315日于仁怀县鲁班场之役战斗详报(19353月)》;中宣部、中央党史办、贵州省党史办《首届长征文化论坛论文集》中的《略论中央红军鲁班场战斗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作者刘一民)等。

1296662423 (1).jpg
        母先典说,大竹坝现存的这个大院子,原是一个四合院,是当地母氏先祖母重光先生生长的地方,也是红军长征时在打响鲁班场战斗之前,红五军团将士的驻扎地。
红五军团为什么要占领进驻大竹坝、分水岭?据母先典研究,分水岭是指现在的云安、五马与鲁班、龙堡分界的大墚子,延绵十数里,是鲁班场到长干山的捷径道路,需要翻越分水岭。因岭北道路途径地势陡峭的悬崖间,岭南地势平缓,且岭南、岭北两面山沟都有水涌出而得名。

380402053.jpg
         据母先典研究,红五军团占领大竹坝、分水岭的背景是,芶坝会议后,红军向仁怀进发,红五军团进驻永安寺。312日,敌剿总二纵司令周浑元的四个师开驻鲁班场至吴马口一带阻击红军,其十三师一部向三元洞收缩前进
         193531217时,朱德在《我野战军决转战于仁怀东南及西南地区消灭王敌等布署》电令中言:“12日黄昏至1310时前……红五军团应经井坝开到吴马口道上的杨村坝子附近
         313日下午一点,军委破译敌台电报,获悉吴奇伟纵队欧震的九十师、梁华盛的九十二师14日将到长干山。军委当即放弃14日进攻三元洞,作出伏击长干山之敌的决定,电令一、三、九军团前往长干山周边埋伏,令第五军团(14)拂晓前应以主力占领并坚决扼守分水岭有利山地。
         另以一个团于午前抢占坛厂,扼守主要阵地,警戒仁怀并向鲁班场活动,以掩护第一军团转移作战。以防阻周敌增援长干山,这就是红五军团占领分水岭、大竹坝一带的原因。

        “红五军团驻扎大竹坝是根据提前侦查选定的,分析分水岭一带人家的分布、经济等状况,具备这些驻军条件的唯大竹坝。母先典说,红五军团驻扎大竹坝具有多个优势:一是大竹坝是一个古村落,数百年来一直是分水岭山麓一带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地势相对平坦,道路宽阔、取水作饭极为方便,且集中居住着分水岭一带的绅良大户,粮食充足,加工方便,完全具备驻军的给养条件。
        二是当时大竹坝人家多,住户多为高大的木质瓦房,庭院宽敞,这些条件在分水岭一带别无二处。村落的参天古树林与周边茂密的杉柏松竹等连成一遍,从军事角度看,是一天然俺体。
        三是赤水县县长母重光的老家就在大竹坝,五军团首长选住在大竹坝母重光宽敞的庄院亦是情理之中。
        相关史料证实,313日深夜,红五军团主力进军大竹坝、分水岭一带,于314日拂晓,占领了分水岭各主要路口。
        314830分,林彪、聂荣臻给朱德的电报云:分水岭无敌,五军团于本晨占领分水岭......”

2092583515.jpg
        据大竹坝一带老人介绍,红军长征驻扎大竹坝时,有电话线从大竹坝顺小路拉到分水岭山上,各家院坝都住满了红军,枪枝统一蓬在一起。
        母先典说,红五军团占领进驻大竹坝、分水岭的历史意义在于:红五军团在分水岭击溃民团谢占元,拉开了鲁班场战斗序幕;红五军团在分水岭侦察鲁班场地形敌情直告军委,为军委决策提供依据;红五军团在大竹坝提议进攻鲁班场敌之动作建议,为军委采纳,留下了红军鲁班场战斗的英雄事迹。
        如今,大竹坝已经成为鲁班场红军体验小道的主要线路,系1935315日中央红军攻打鲁班场的进攻路线之一,该路线穿越摩天岭,山路有陡有缓,全长7.3公里。

1504401198.jpg
        当地的母重光老宅,已经布置成为长征文化展厅,常年接待各地游客前来了解这段特殊的长征历史。(完)

 

统筹:刘禹涵

责编:张珺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贵州史话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