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珍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考古 > 历史珍闻  
揭开历史上曹操真实的模样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9-08 18:21:53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吴晓铃 点击: 评论:0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的“魏武挥鞭”塑像。新华社记者李安摄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内展出的“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左)“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中)“魏武王常所用挌虎短矛”石牌。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此处葬曹操》。

曹操高陵“七女复仇”画像石及复原图。

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曹操墓出土“黄豆二升”石牌。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

  在中国民间,三国时期的曹操经各种话本、演出和说书人演绎之后,生性多疑、心胸狭隘、志窥汉鼎的谋逆称王者形象可谓深入人心。甚至在他去世以后,也传出因为担心墓冢被盗,布下72疑冢之说。

  曹操生前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东晋史学家孙盛曾在《魏氏春秋》中以“姿貌短小,神明英彻”如此评价过。十几年前,河南安阳西高穴村发现一座面积达740平方米的东汉大墓,后被证实为曹操墓。经过多年研究,大量的考古材料揭开了曹操生前的各个侧面——身高不足1.6米,至死没有篡位,或存在头痛的病症……

  作为曹操墓发掘的见证者,著名考古学家、曾长期担任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考古队队长的唐际根在今年6月推出了专著《此处葬曹操》,揭开了曹操墓惊心动魄的发掘过程,以及考古人如何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认定墓主人身份是曹操的幕后故事。在这位考古人看来,曹操的形象和民间流传的可谓大相径庭。他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曹操72疑冢的说法子虚乌有。此外从墓中随葬品来看,曹操是一位雄才大略、南征北战的军事家,是一位心系天下、重视农耕的政治家,是一位对酒当歌、登高而赋的文学家,还是一个勤劳简朴、一生清白的人。”

  发现

  墓室宽大犹如“四室两厅”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北京发布了“曹操墓在河南安阳被发现”的新闻,瞬间引起舆论关注。因为曹操墓在民间一直有72疑冢之说。

  事实上,曹操墓早在25年前就已经初露线索。

  1998年4月,河南安阳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在村西北取土烧砖,无意间发现一块略呈方形的青石墓志。墓志的前几行,介绍了墓主鲁潜的生平,在介绍墓室方位时,却突然提到此墓在“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卌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魏武帝,也就是曹操。唐际根介绍,“按西晋前后的度量衡,一步为五尺,而一尺约相当于现在的24.12厘米。四十三步,即大概51.85米。二百五十步,大概等于301.5米。这方墓志无疑泄露了一个惊天秘密——曹操墓就在鲁潜墓明堂东南300余米的范围内。”

  消息传出以后,学者们曾赴西高穴大墓考察,认为该墓葬的级别很高,很可能就是曹操的高陵,但当地文物部门却并未启动发掘程序。这是因为根据文物保护的十六字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管理部门掌握了一个标准:帝王陵墓原则上不得发掘。

  “然而考古界的自律却挡不住不法分子的贪婪。”唐际根说,这个信息在考古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以后,盗墓贼很快就盯上这里。2005年后,墓葬频繁被盗,墓室的两个盗洞触目惊心,公安从民间收缴了石璧、画像石、石枕、刻字石牌等文物,经指证均来自于西高穴大墓。除了文物不断被盗,被打出两个盗洞的墓室如果灌入雨水,墓室结构也岌岌可危。为了保护墓葬的结构及文物,国家文物局于2008年11月,批准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发掘西高穴大墓的请求。自此,一场震动全国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考古人员发现,西高穴村的这座东汉砖室墓呈“甲”字形结构,类似于现在的“四室两厅”,墓室和墓道面积约740平方米。经发掘清理,墓室共出土编号文物1000余件,除了石牌、画像石等,还有陶器、铁器、漆器等。

  通过墓葬形制、埋藏时间、人骨、陪葬品等线索,并通过文献与考古对证,考古人员得出结论:这座西高穴大墓的墓主就是曹操。

  辨别

  墓葬留下诸多“死亡密码”

  然而,曹操墓被发现的消息发布后次日,质疑声便如潮水般袭来。有人认为,这座墓或许只是曹操72疑冢之一;有人认为这可能是考古队为配合当地发展GDP制造的假墓。一时间曹操墓是真是假,“挺曹派”和“反曹派”争论不休。“反曹派”还拿出了证据——曹操墓出土石牌上居然有简体字,1000多年前简体字从何而来?此外,石牌上还有“黄豆”字样,而文献最早记载的黄豆晚至唐代才出现,难道“唐代的黄豆蹦进了曹操墓”?

  面对诸多质疑,考古界保持了耐心和克制,甚至在中央电视台的策划下与“反曹派”公开探讨,以图揭开真相。2010年1月28日,国家文物局曾表示,“曹操高陵的考古发掘、学术认定和研究成果公布等程序,符合考古工作规程。”备受争议的曹操墓认定问题,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正面认可。

  在曹操墓发掘时,唐际根常常进入墓室,见证了曹操高陵发掘的重要环节,观摩了墓内种种重要遗迹现象。受曹操高陵发掘领队潘伟斌之邀,他还得以反复端详墓中出土的重要文物——曹操的头骨以及“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胡粉二斤”石牌等。在他看来,曹操墓留下了大量的“死亡密码”证明墓主就是曹操。

  “这座墓首先规格高,属于帝王一级,并且出土文物显示出明显的东汉末年特征。此外,墓中出土的诸多刻字石牌,字体是典型的汉末隶书形式,与东汉末年熹平石经的字体非常接近。所以,墓室的年代可以判定为东汉末年。”

  东汉末年的高规格墓葬,就一定是曹操墓吗?

  唐际根说,曹操在《遗令》中明确提到他的葬地与西门豹祠的相对位置。西门豹祠的实际位置,经过考古调查,已确认就在西高穴大墓以东10里(约5公里),准确印证了文献的记载。此外,西高穴大墓地面发现陵园,文献显示曹操下葬时地面建有陵园;《遗令》显示曹操要求薄葬,西高穴二号大墓未发现封土,出土的文物也多属“常所用”之物,印证薄葬。

  在考古人员眼中,曹操墓出土的很多文物,都是证明墓主身份的铁证。“比如墓中文字用‘魏武王’,鲁潜墓志却称‘魏武帝’,那是因为生前曹操并未称帝,但是在曹丕称帝后追他为魏武帝;墓中出土慰项石,文献记载曹操有头痛病;墓内出了刻有‘百辟刀’的石牌,文献记载曹操生前曾打制‘百辟刀’;墓出土了铁铠甲等兵器,现实中曹操戎马一生……”至于简体字,唐际根认为并非新中国的原创;墓中石牌出现“黄豆”二字,只能说明考古把黄豆引进中国的时间提前了上千年。

  证实

  真实曹操“姿貌短小,神明英彻”

  曹操墓的发掘,为认识真实的曹操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根据墓中人骨信息,考古人员推测他的身高可能不到1.6米。

  唐际根介绍,曹操墓发掘时,还残存了一些骨头。根据股骨长度推算,曹操身高可能只有1.56米。通常情况下,人体长骨的长度,与人的整体身高直接相关,其中根据股骨推算身高误差最小。即使考虑到各种因素,曹操身高不足1.6米,几乎板上钉钉。

  虽然身姿短小,却丝毫没有影响曹操的奋发进取和功勋卓著。唐际根说,刻有“魏武王”三字的石牌,记录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辉煌;“挌虎大戟”“挌虎大刀”“挌虎短矛”列具的威仪与气势,透露出他相伴终生的追求与理想;而铠甲与刀剑相随,显示他一路走来,人生不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曹操晚年对自己的要求,其实也是他一生的写照。《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他‘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东晋史学家孙盛评价他‘姿貌短小,神明英彻’,准确而精练。”

  在唐际根看来,超世之杰的曹操看淡生死,“他在生前便给自己安排了寿陵,交代‘不封不树’‘无藏金玉珍宝’。墓葬虽然使用了大量石材,却是拆毁他人石祠取材二次利用。随葬品主要还是自己生前所用之物。墓室不涂壁画,随葬明器都是陶器,简易而普通。他是一位严于律己、厉行节俭的人。生前戒奢尚俭、不好华丽的习惯,得到了考古的证实。”

  最重要的是,曹操墓的发现,澄清了对曹操“篡位”的指责。“曹操至死没篡位。墓室出土石牌所刻的‘魏武王’字样,说明曹操直到辞世入土,都只是魏武王,而不是魏武帝或武皇帝,一如文献所载,他仅仅是魏王。”唐际根表示。

  如今1800多年过去,曹操墓发现之处已经建起了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今天的人们可以在博物馆穿越历史,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曹操,以及他的气魄、志向与梦想。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历史考古 > 历史珍闻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