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您的位置:首页 > 曲艺书画 > 散文天地  
在妥乐品读古银杏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5-08 11:49:42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刘红娅 点击: 评论:0

文/刘红娅

  恋树情结,仿佛与生俱来。我喜欢清新秀美的小树,更热爱饱经沧桑的古树。

  十多年的行摄生涯里,我曾拜访过不少古树:比如黄山古松,泰山古槐、川西古杨、阳朔古榕、天坛古柏、西湖古柳……最让我钟情且浮想联翩的当属妥乐的古银杏。

  妥乐,一个坐落于贵州省盘州市石桥镇的村庄;一个被誉为“世界古银杏之乡”、“世界活化石基地”的地方。我曾在两个不同的季节走进它,与魂牵梦萦的古银杏亲密接触。

  暮春时节,走进妥乐,恰似走进一幅绿色调的油画。一千多株古银杏,全都长满翠绿的扇形叶片。在阳光的照耀下,密密层层的银杏叶像绿宝石一样清新亮丽、光彩夺目;又像无数穿着绿裙的小精灵,用动人的姿态,尽情地展示生命的活力与青春的激情。

  深秋时节,走进妥乐,则犹如走进一个金色的童话世界。小桥、流水、山坡、梯田、瓦房、院落……整个村庄都被银杏叶装点成金色。秋风一吹,遮天蔽日的银杏叶犹如彩蝶一般纷纷扬扬、翩翩起舞,那种壮美让人震撼、令人沉醉!

  也有许多银杏叶,在秋风中晃晃悠悠地飘落,既像仙女下凡,又似远行的游子扑向母亲的怀抱。这些飘落的银杏叶尽管历经风霜,但和其它落叶完全不同,看不到丝毫生命尽头的衰败,始终保持着丰盈的色彩,透露着满满的安详。

  漫步在铺满“金子”的小溪边,随手捡起几片银杏叶,把它作为书签夹在经常翻阅的诗集里。金灿灿的银杏书签,总让我想起泰戈尔的诗句:“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在妥乐的日子,除了欣赏古银杏的色彩、形状和神韵,我还满怀虔诚地拜谒了“树王”。树龄高达一千五百多年的“树王”,堪称植物界的“活化石”,纵然有一半已枯萎,可另一半仍顽强地生长着。其树根纵横交错,树干粗壮斑驳,树冠宽大如盖。与其他古银杏相比,“树王”最大的不同是,树身挂满了祈福的红绳。

  听村里老人说:“树王”承载着妥乐漫长岁月的历史变迁,一代代妥乐人都将之奉为“神树”。逢年过节都会到树下祈福、祭拜。而“树王”也如神灵一样保佑着一代代妥乐人平安长寿、衣食无忧。

  在妥乐的日子,沐浴在古银杏的芬芳里,我的感官变得异常敏锐,思维变得格外灵活。当我静静地品读一株株古银杏,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停住了。历史与现实,仿佛重叠在一块。我恍惚看到一千多年前彝族祖先开荒破土栽种银杏树的景象;恍惚看到六百多年前明朝官兵化身为民与当地彝人在银杏树下祭拜祖宗、庆祝丰收的画面;恍惚看到妥乐人世世代代与树相依、与树共生的和谐场景……

  静静地品读一株株古银杏,我不知道它们迎来了多少日出,送走过多少晚霞;也不知道它们历尽了多少雨雪风霜,见证过多少世事变迁;但我相信在它们身上,时间保持着上帝创造时的形态。古银杏正是岁月和光阴最忠实的记录者。虽然它们不会开口说话,但透过它们丰满的灵魂,我们可以寻访到一些时光的印记,领悟到一些人生的哲理。

  银杏树是我国最古老、最珍贵的树种之一。因其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且生命力顽强,寿命长久,又有着美好、吉祥的寓意,自古以来,深受大众的喜爱。我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生前特别钟爱银杏树,他认为银杏树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勤劳善良、敢于抗争、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率先在文章中提出将银杏树定为国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也曾说:“银杏树是中国的骄傲”。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银杏树,乐此不疲地赞其风范,颂其美德,扬其精神。人们亲切地称之为菩提树、保健树、英雄树、友谊树、吉祥树、幸福树……

  偏居一隅的妥乐人,在古银杏的庇佑下,世世代代得以安妥、快乐地生活。所以,自古便有爱树、敬树的传统,有毁树者以不敬神灵祖宗论处的规定。千百年来,妥乐人与古银杏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相互依存。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过去“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妥乐,因拥有古银杏这道独特的风景,如今,已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成为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的网红打卡地。妥乐人的经济收入也因此不断增加,日子越过越红火,对古银杏也就更加感恩、敬重和爱护有加了。

  银杏活千年,而人生不满百。古往今来,谁不希望青春永驻,谁不期盼长命百岁,可终究难抵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真正能活到百岁的老人已是屈指可数。在妥乐,面对活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银杏,我不由感慨:与古树相比,人的生命是多么短暂。同时,也深深领悟到:做人就要活在当下、活出质量这个简单而朴素的真理。

  在妥乐品读古银杏,我读出了古银杏的风采和神韵;品出了古银杏的无私与顽强。有那么一刻,我也想化身为其中的一株,一边扎根泥土,一边努力向上,一边默默奉献,一边享受时光。

  统筹:刘禹涵

  责编:张珺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曲艺书画 > 散文天地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