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您的位置:首页 > 曲艺书画 > 文学理论  
浅谈张劲散文中的镜头感——《与一条老街的抵足长谈》读后感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6-05 22:15:59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刘红娅 点击: 评论:0

 文/刘红娅

       与张劲老师认识,始于新浪博客。十多年前,我痴迷于摄影和写作,为了记录、展现、交友,我在新浪上注册了自己的博客。有一次,无意中点进张劲老师的博客,便被不少美文打动。后来,在贵州省散文学会的一次年会上,我有缘见到给我们做文学讲座的张老师。再后来,我加入了贵州省写作学会,在写作学会的一些活动中,常见到张老师。他为人诚恳,谦和,每一次发言,都让我和在场的其他人受益匪浅。

微信图片_20220605221923.jpg

图为作家张劲发言时照片

       张劲老师素来以评论家著称,可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也很高。他的散文,可以说无论哪一篇,都是独具匠心、可圈可点的美文。  

       在这众多的美文中,有一篇题为《与一条老街的抵足长谈》的记叙散文给我留下的印象特深。这篇散文,发表在2014年的《西部散文》杂志上,曾被广东梅县和山东济宁、山东德州等地多所中学,选为高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阅读分析题。

       细读该文,且不用说其构思之巧,布局之妙;也不用说文章语言之美,立意之深。单是文章所呈现出的强烈的“镜头感”,便足以令我情难自禁、浮想联翩。

       所谓镜头感,即是蒙太奇组接。它以画面感为基础,但与画面感又有所不同。镜头感,类似于影视剧拍摄时的那种聚焦感和切换感。可以说,镜头感是立体的画面感。大凡优秀的作家,都是一流的剪辑大师。张劲老师便是一位深谙镜头剪辑的大师。

       在《与一条老街的抵足长谈》中,张劲老师运用的镜头感,我认为大致可分为两类:稳定镜头感与切换镜头感。

       请看原文,“放眼望去,灰墙黛瓦的砖木结构旧房,与之后建造的仿古新房,鳞次栉比地在街道两边延伸开去,既把天光云影裁割出条条块块的空间存在,也把风雨岁月雕琢出深深浅浅的时间刻痕。”

        开篇,作者先运用一个“上帝视觉”的广角镜头,概括介绍古镇的新老建筑,展现一个宏大的画面。继而,用长焦镜头,把画面拉近、再拉远地深入描述古镇建筑的特点——

        比如,“东邻西舍的风火墙建筑,彩绘门窗,有祖母级资格的,有儿孙级辈分的,皓首鹤发与红颜秀目并肩而立,殷实精致与清贫简陋携手相掺,密密匝匝直至数百米外……”

        这段文字,既突出了古镇建筑的特点,也为主体部分写古镇老街、老街上的人和物等作了极好的铺垫。这段写古镇建筑的文字虽然字数不多,但很有镜头感。镜头中的建筑有远近、大小的变化,也有由轮廓到局部、再到轮廓的转化。由于掌握镜头拍摄的人是稳定的,拍摄的主体是静止的,所以属于稳定镜头。这种镜头,往往能够让读者深入理解其所描述的事物。

       再看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具体描写了自己信步老街所遇见的系列景物。由于是步随心动,景随人移,这里主要运用了切换镜头。

       请看下列文字——

       镜头一:“一处古朴典雅的廊檐下,有位老年妇女正坐在小凳上绣花。苗族喜欢的蝴蝶图案,把她的老花眼紧紧地绑缚在了绣架上。绣架上有头有绪的斑斓绣线,正牵扯着她心中无头无绪的斑驳往事。”

        镜头二:“店招‘杨家酱’店铺里的甜面酱,浮动着甜丝丝的鲜香,挑逗着人的嗅觉和味觉,那普通而不乏精致的罐状包装,刺激着人的购买欲望。老板极和善,脸面上笑纹漾开,也似糊着一层薄薄的、流动的甜酱汁。”

        镜头三:“未曾料到的是,一家粉面店外竟对称地熟睡着两条狗,一黑一白。狗的身量长短、眠卧姿态差不多一样,两头相对,四肢侧放,像一副对联贴在大门外,只在中间横额地带留出一段可以让顾客进出的空白。老街人悠闲的生活氛围,连狗都变得慵懒了。而另两只猫,则更懂得享受生活,它们索性把自己安顿在弹花匠叠成的棉絮堆里,枕着舒适,背靠背地做着柔软的梦。”

        镜头四:“猛觉得有一种断断续续的金属击打声在街口游荡。走近一看,才知那声音是从一簇鲜红的火焰里生长出来的。一间孤独的铁匠铺,加上一位雕塑般的老人,构成为大都市里见不着的行为艺术。”……

        认真分析这四段文字,会发现作者每一段均采用短焦的近体特写慢镜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则采用蒙太奇似的镜头切换方式。这些文字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古镇绣花的老年妇女,“杨家酱”店铺及老板,熟睡的狗和猫,铁匠铺里雕塑般的老人。每一段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作者从这种多次切换的短镜头入手,把古镇的人和物描绘得淋漓尽致,恰似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立体画面在自然流动,使人仿佛身临其境。透过作者巧妙的镜头,读者不仅能产生“如在画中游”的奇妙美感,还能充分体会到古镇人勤劳、淳朴、从容、祥和的精神风貌。

       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在描写自己见闻的基础上,还升华出他独特而又丰富的关于历史、关于地理、关于生与死的诸多人文精神的感悟和生命体验。比如说,“这些智慧、勤劳的碎末会冷却下来,沉寂为历史文化的碎片。我们就是来寻找那些碎片的人。以后,我们自己也将成为碎片微尘。在锤声丁丁当当的叹息里,在火光闪闪烁烁的变化里,一茬人走过去了,又一茬人来了。”

       又比如,“老街之有趣,就在于它的这种街景的随机性、多样性、变化性。淳朴厚重的平民气息,亲切随和的人情味儿,构成它自有的历史气场与现实节奏,那是一种驳杂里的平淡,琐碎里的集中,纠结后的从容,苦涩后的微甘……”

       这些感悟,不但发人深省,而且毫无枯燥乏味的说教。它们是具有强烈的镜头感、画面感和浸透了人文关怀情感的生动叙述,让读者感同身受,心领神会。

       阅读《与一条老街的抵足长谈》,我之所以感慨万千,浮想联翩,是因为这些年读过了不少人泛泛而谈,索然无味的文章,既没有细节,也毫无美感,令人心生厌倦。张劲老师的文章却能通过强烈的“镜头感”,把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鲜活地再现给读者,让读者赏心悦目的同时,还能引发诸多联想和思考,深刻感受到作品的人文内涵和艺术魅力。

       那么,张劲老师的文章,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镜头感呢?掩卷沉思,我总结出下面三点原因。

       一是张劲老师习惯于用眼睛“拍视频”。无论是自主旅行还是应邀采风,张老师都喜欢用自己的眼睛仔细地观察身边的场景,像拍视频一样,抓住感受最深刻的部分,再用恰当的文字把他表述出来。

       二是张劲老师习惯于用耳朵“录音”。除了喜欢观察,张老师还喜欢听。无论是聆听当地民众介绍风土民情,还是聆听人和动植物的各种发声,他都喜欢,且把感兴趣的声音素材,像录音一样,用文字的形式储存下来。

       三是张劲老师习惯于用鼻舌捕捉味道。无论走到哪里,张老师都喜欢用鼻子去闻各种味道,用舌头去感受酸甜苦辣咸。当某种气味或味道,让他想起曾经的往事或某个场景时,他就会马上记录下来。

       张劲老师多年来养成的这些好习惯,正好与他在多次讲座中所不断强调的文学的“发现”与“表现”相印证。他善于运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去“发现”,又精于用文字来“表现”,这便使得他的诸多散文不仅接地气,有烟火味,还有声音,有颜色,有层次,有远近,有强烈的“镜头感”和“画面感”。阅读张劲老师的作品,能让我们不知不觉沉溺其中,获得丰富的艺术享受和深刻的思想启迪。

      作者:刘红娅,又名鸿儿,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

统筹:刘禹涵

责编:张珺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曲艺书画 > 文学理论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