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虽然刚刚落下帷幕,酒香余热仍在持续。尤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贵州第二届十大名酒出炉的重磅消息。
新一代贵州名酒的评选和诞生,对消费者来说,从此买酒喝有了具象化的品牌;对全国白酒行业来说,传承和创新有了新的风向标。
而对于贵州,这显然是一次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新征程。
昔日清代诗人郑珍赞“酒冠黔人国”,看今天,黔酒的销售和利润仍然稳居全国前三。回望评选活动,犹如一场黔酒品鉴盛宴,菜品名目花样繁多,色香味俱全,每一杯酒的出现皆牵动着全行业神经。
舌尖上的宴席为谁而准备?评选专家组解密:这是为整体推进白酒行业砥砺前行的“站前鼓”,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潮之下,贵州为白酒行业深度改革交出的一张“答卷”。
“现在我们已来到了消费理性回归的时代,人们更喜欢去为了亲情、友情而喝酒。”此次活动组委会执行主任龙超亚感觉到,当白酒渐渐还原商品属性之后,白酒市场也走到了战略调整和深度融合的漩涡中心。
下一步何去何从?有人观望,有人探路。而贵州深以为恰逢一个打响整体品牌的绝佳时机,抢先拨开深渊迷雾占领高地,方能在未来市场深深烙下“贵州出好酒,名酒在贵州”的印记。
8月4日,我省正式明确,要在第六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期间,推出贵州最具影响力的名酒、大师、标准、整体形象和代言人。
眼看距离酒博会开幕式只有一个月,怎样在紧迫的时间内,专业规范地做好评选工作?这给评选组委会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事不宜迟,组委会迅速制定可操作方案,成立专家组,包括严格的十大名酒评选规则,贵州酒业大师入选规则,贵州白酒形象代言人推荐规则,贵州白酒整体形象标志公开征集,贵州酱香型酒系列标准收集整理,2015年度国家和省白酒评委,国家级品酒师证书的整理等等,立即开展工作。在组委会领导下,专家组按企业报名——综合评审——感官评审——现场核查——对外公示——组委会审定。所有程序有序,快节奏推进。据悉,现场考核20多个企业,专家组就分成5个组分赴各地,辗转数百公里,并严守纪律,严格核查,顺利完成任务。按照质量评价、市场评价、效益评价、发展评价四大标准,一丝不苟甄选佳酿。整个过程公开公平公正且科学规范专业化,得到领导专家企业的好评。
“最终结果令所有人信服,贵州十大名酒金质名酒奖和银质名酒奖实至名归,特别是茅台酒斩获‘仪狄巨匠金奖’,那确实是在严格评选之下,国酒各项指标均为第一。”评选专家组相关负责认为,新的贵州名酒客观公正反映了贵州白酒的现状,即是“酱香为主、酱浓并举、多香共存”。
比之2011年第一届贵州十大名酒评选,此次活动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5年前,白酒市场处于巅峰时期,名酒顺势登场,一片花团锦簇的景象,人人鼓掌;5年后,行业在断崖式下跌的逆风中奋力往回飞,名酒再次推出,开始出现质疑声音:“还值得这么做吗?”
9月9日下午,贵阳生态文明国际会议中心的一间大型会议厅里,人头攒动。当日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原本只邀请了500名嘉宾,结果到现场的省内外酒企代表将近千人。
他们有的人来领奖,激动不已;更多的人来观看,只为取经。事实证明,贵州名酒评选,并不是一场本土自娱自乐的活动,而是一场事关行业生存与兴旺的盛事。
“对比上一次评选,第二届贵州十大名酒选出了21种酒,数量多了许多。其实就是想打破黔酒‘一花独秀’的格局,更广泛地向外界推荐贵州好酒。”龙超亚告诉记者,茅台酒之下,我省白酒第二梯队多年来始终保持基本队形,还有无以计数的中小企业视白酒产业为生命,为之终生奋斗。
在这样的发展现状下,大浪淘沙后的贵州名酒,当仁不让成为领军队伍,肩负着发展重任,带领着有梦想的“黔酒军团”浩浩荡荡奔向未来。此次活动成功举行,统统指向了一个目标,即,贵州白酒在经过市场磨合期,深度调整期,正在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路上前行,此时,正是黔酒整体品牌推进的最佳时期!
组委会为贵州名酒准备的奖牌意味深长:采用了商代饮酒器觚(gu意为久远传承)和商代盛酒器卣(you意味酿造盛装),象征着贵州白酒酿造历史的传承和恒久不变的品质传承。很多获得殊荣的酒企,都开始在市场推广中打出“贵州十大名酒”的标识。新一轮的征途上,贵州白酒锋芒正在显现。(记者王璐瑶 来源:贵州日报)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