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乡村振兴  
贵州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2-07-23 02:15:20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黄霞 点击: 评论:0

 

整齐、干净、美丽的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霞 摄

丰收的喜悦在花茂村群众脸上绽放。 通讯员 田维野 摄

花茂村土陶非遗传承人母先才专心致志制作土陶产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霞 摄

“红色之家”农家乐老板王治强趁着红火生意注册了品牌准备开连锁店;土陶非遗传承人母先才通过农村淘宝电商平台将花茂土陶卖到了全国各地;返乡创业者张胜迪带领村里手艺人让古法造纸手艺焕发新机。

“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考察调研时,在院子里与乡亲们拉起家常。如今,七年过去,花茂村村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千年之变”的故事,从花茂村可见一斑。乡村振兴的实施,正在贵州大地上生动演绎。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帮扶不断档 监管防返贫

脱贫攻坚的浩荡春风吹遍了山河万里,贵州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毕节市黔西市化屋村看望脱贫后的乡亲们时指出,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动态监测帮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动态清零。

波澜壮阔欣回首,敢为人先又续征。贵州率先建成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在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方面跑出了“加速度”。同时持续选派3.2万多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奔赴基层,组建1万多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接续奋斗。

仲夏时节,穿行乌蒙大地,目见耳闻的是山乡的巨变新景。7月11日,在威宁自治县海拉镇火箭村,从毕节市教育局派驻的第一书记刘兴贤忙得团团转。去年4月,刘兴贤从同事手中接过“接力棒”,将脱贫攻坚的深情帮扶延续至乡村振兴

忙些什么?这一年,他和村干部忙着开展常态化走访,及时监测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生活状况,还忙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养殖肉牛,带动全村群众发展家庭牧场增收致富。帮扶远不止于此,挂职副镇长的刘兴贤近期正在拟订方案,计划整合资源将海拉镇打造成该市教学质量提升示范乡镇,曾经被视为“教育洼地”的海拉将迎来全新发展。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我省严格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聚焦“3+1”保障等重点薄弱环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政策再加码 山乡遇新机

2022年2月14日,是一个令从江县下江镇巨洞村村民难以忘怀的日子,一座由杭州市萧山区在脱贫攻坚时期帮扶修建的人行悬索桥投入使用,结束了两岸村民通行依靠渡船的历史。

在从江县贯洞镇美娥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佛山市和从江县共建了10个就业帮扶车间,通过项目带动、公益岗位等方式带动948人就业增收。自2021年佛山市南海区对口帮扶从江县以来,两地呈现出共谋、共建、共赢的发展态势。

从杭州市萧山区到佛山市南海区,从江县与两地牵手发展的背后,是党中央对贵州的深情关怀,也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脱贫攻坚时期,东西部扶贫协作为我省后发赶超注入了强劲动力,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格局。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的精心指导下,我省加强与广东省沟通对接,制定出台《贵州省落实“十四五”时期粤黔东西部协作协议工作方案》,标志着粤黔将携手共谱新发展阶段东西部协作新篇章。

今年4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大力支持黔东南州“黎从榕”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位优势,用好东西部协作机制,加强区域互动合作,为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探索经验和路径。

政策层层加码,喜讯频频传来。近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这无疑为毕节的改革发展创造了新机遇、注入了新活力,也为统一战线深入参与毕节示范区建设搭建了新平台、增添了新动能。

责任扛在肩 奋进开新局

连日来,安龙县栖凤街道者贵村上演着一场“家园变形记”,拉运建筑材料的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在对农房进行宜居改造。乘着省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的东风,者贵村乘势而上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该县20多个部门勇担责任,积极联动,快速推进项目建设。

时光追溯到10年前,者贵村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石斛产业。如今,该村铁皮石斛种植面积达6200亩,年产值约1.2亿元。2013年从深圳返乡发展石斛产业的村民陈健,已经能独自种植管护好几亩树生石斛,家里还新添了一辆小轿车。朝着“天下第一斛·康养仙境地”的定位,者贵村今后将持续抓好富民产业,让村民们幸福感更可持续。

“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殷殷嘱托催人奋进,一年多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乡村振兴工作,系统谋划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产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乡村治理“五大行动”,并设立五个工作专班,由省领导牵头推进。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分类分级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贵州省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方案》《贵州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方案》……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逐步建立起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的“四梁八柱”。

踔厉奋发,未来可期。五年过渡期,全省各地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保持激情干事的精气神,高质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以赴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花茂村农家乐老板王治强:把“红色之家”打造成百年老店

我是村里第一个外出的“打工仔”,也是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党员,2013年8月,我开了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红色之家”。

赶上了党的好政策,这些年发展得不错,“红色之家”不仅注册了品牌,并且还推出了盬子鸡、稻田鱼等特色菜品,到“红色之家”来的游客,不仅游得开心,还吃得放心。接下来,我还将把产业做大做强,把“红色之家”打造成百年老店。

随着年纪大了,我也想着让孩子们来接班,让他们知道农村的好,我的小儿子王豪目前已经学会了盬子鸡的制作,店里的生意大多也是他来张罗,看着年轻一代能够沉得下心扎根农村,能够运用新理念把农家乐经营好,我很欣慰,也对乡村振兴充满信心。

花茂村村民涂华琴: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这些年,我们花茂村的变化确实太大了,家门口的泥巴路变成了平整通畅的柏油路,普普通通的山村变成了四面来客的“打卡地”,就连我经营的便民服务小店也成了“网红店”,游客来了,消费就来了,收入就高了,去年我这小店挣了26万元,生活真是越来越有奔头。

以前还想过等有钱了就搬到城市去生活,现在我哪儿也不想走,就想留在村里,这里生活各方面都很便利,就连快递包裹也是直达村里的“黔农智慧快递柜”,收到信息开箱就取。如今,花茂村走上了“农旅文”发展路,陶瓷产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带来了人气和财气,我们一家也享受着好政策的红利,心满意足。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乡村振兴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