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讯 黎平县茅贡镇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政策机遇,发挥区域优势,着力打造特色乡村新名片。
利用连片民族村寨优势,开展规范乡村治理。该镇利用素有“天甫外三洞”侗寨之称的五个连片村寨,联合地扪、登岑等七个传统村落,从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村寨“两违”整治、“城镇精致管理”和“乡村庭院”美化行动及规范村规民约修订与实施等四个方面,规划为重点开展规范乡村建设和治理工作村寨,集中力量开展乡村整治工作,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打造生态宜居、生态田园、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新农村,为打造生态康养区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已完成烂棚烂圈拆除27个,蓝铁皮整治2276平方米,庭院美化70户,700余平方米。
利用民族聚集特色优势,打造侗族文化品牌。发挥镇域侗族群众聚集、民族传统节日众多、侗戏文化丰富、侗族建筑物多且保存较好的优势,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遗传承人等,打造侗戏等非遗传承人队伍。利用传统村落的平安节、破新节、感恩节、牛王节、千山欢聚节和禾鱼祭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宣传侗戏、芦笙曲、侗族大歌等传统民族文化,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目前,全镇有省、县文物保护单位3处,侗戏传承人24人,侗族大歌传承人12人,侗族服饰传承人4人。
利用传统建筑工艺优势,激发木构产业活力。利用镇域木材丰富、传统木构建筑多等优势,打造镇域木构产业园区建设。成立木构产业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木构产业园区建设综合协调机制,高质量推进木构产业园区建设。印发“党建+木构”“四联双增一兴”工作方案,采取“党委+平台公司+合作社+木工队+工匠”组织方式,大力发展木构加工产业,延伸木材产业链,增加木材附加值,激发镇域内木构产业活力,带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目前,辖区内现有工匠师傅400余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17人,掌墨师70余人。
利用区域独特自然优势,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利用镇域特有的山多田少、榜田多田坝少的“坝子田”,丘陵山的优势,发展中药材、有机米等种植业,打造农产品和中药材生产种植基地。按照“宜农则农,宜粮则粮、宜特则特”“一村一品”的原则,发展流芳村有机米、“稻+鱼”、“稻+鸭”等产业,采用“党建+企业+合作社+农民”的运行模式,把流芳有机米打造成黎平县“特色侗族有机米”品牌和优质稻花鱼品牌,为有效融入大湾区生态农林产品基地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大力种植茯苓、天麻、油茶等山地中药材,为承接大湾区现代医药制造产业奠定基础。目前,种植有天麻25000平方米,茯苓1846.8亩,油茶500亩,预计农村户均增收1.5万元。(张芳群 姚进忠)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