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化网讯 早晨6点过坐班车去黎平县医院做透析,大概9点左右做完了又赶着班车回敖市村打扫自己负责的区域卫生,然后去镇上的“帮扶车间”上班,中午吃了饭,午休一下,下午2点继续上班到五点半下班回家,结束一天的忙碌,这就是黎平县敖市镇敖市村脱贫劳动力杨方进充实而又普通的生活日常。
杨方进是一名尿毒症患者,因身体不好,且每周二、四、六三天需要透析治疗,根本不能外出务工干重活,前几年只能在家待着到处闲晃,家里的重担都落在年迈的双亲身上,家中经济十分困难,被评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经过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帮扶,村里给他安置了乡村公益性岗保洁员的工作,还推荐他去镇上的“就业帮扶车间”黎平县历宏手袋厂上班,一个月工资合计可达到3000左右,大大缓解了家里的经济窘境,人也变得自信了起来。
为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从2019年以来,敖市镇持续做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工作,开发了保洁员、就业信息员、护路员、卫生消杀员、鸣锣喊寨员等多个岗位,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和业务培训,规范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的积极作用,实行常态化监督与考核工作,为100多名脱贫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保障了脱贫人口的收入稳定,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坚持原则,择优聘用。为做好公益性岗位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各村“两委”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选择政治过硬、积极努力、服从安排、经济拮据、就业困难的脱贫人口,在帮助他们提高收入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创造价值。二是大力宣传,加强管理。村“两委”干部在利用入户走访和村民会议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有意愿为村民服务、符合条件的人员加入到为群众服务的行列中来,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明确了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职责、权利、义务、考核、聘用等事项,使公益性岗位更加规范合法化。三是动态管理,明确待遇。为加强绩效建设,严格管理岗位人员进出,各村均与公益性岗位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通过短期合同的签订,从制度上督促公益性岗位人员服从安排、勤奋工作。合同上明确工资待遇问题,并及时发放工资,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平凡的公益性岗位温暖着困难群众的心,激发着他们稳定脱贫致富的信心,同时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坚定奋发向上的动力,为乡村振兴“添动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分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给我提供了这个岗位,让我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有稳定的收入,也增强了我改善家庭困境的信心。”杨方进感激的说。(杨小燕)
统筹:刘禹涵
责编:王琪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