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热点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热点  
“上新”不断,“火力”不减——“网红”城市“五一”文旅市场观察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5-06 10:04:23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杨思琪、邵琨、张武岳、齐健、王紫轩 点击: 评论:0

  “尔滨”出圈、进“淄”赶“烤”、“天水麻辣烫”、榕江“村超”……“五一”小长假,风光正好,这些热门旅游城市有何新意?客流怎样?“网红”能否“长红”?新华社记者实地走访。

  “网红”城市又“上新”

  高达18米的大雪人,曾是冬日“尔滨”的流量担当。5月1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上新”一个1:1还原的充气大雪人。这个占地近万平方米的超大充气城堡乐园开园首日,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体验趣味挑战和互动游戏。

  5月1日,哈尔滨中央大街上人头攒动。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尔滨的繁花不仅在冬季绽放,四季都是‘花季’,我们要把‘好菜’端上来。”哈尔滨市文旅局局长王洪新说,日前“江鸥号”等三艘主题游船崭新亮相,带领游客畅游松花江,还能欣赏夜间灯光秀和无人机表演。在哈尔滨大剧院、老会堂音乐厅,话剧、交响乐、芭蕾舞等轮番登场,“音乐之城”名不虚传。

  在“村超”发源地贵州省榕江县,10余场足球比赛在假期火爆开场。1日,参加“村超”的首支非洲球队入场,相关短视频阅读量突破200万次。贵州“村超”新媒体传播负责人王永杰说,“我要上村超”、“约球到村超”、全民K歌和万人“村迪”等20多种新玩法,吸引各年龄段游客参与。

  在新一轮进“淄”赶“烤”中,地处淄博近郊的金岭回族镇晋升“网红”。一家烧烤店里,三四个游客围坐一桌,每人一个小马扎,羊肉、牛肉、板筋在炙烤中香味四溢。“我们早就联系好牛羊肉、小面饼等货源,确保假期食材新鲜充足。”烧烤店老板王志鹏说。

  “白加黑”超长待机,是不少游客的假期写照。为升级打造“夜经济”,甘肃省天水市将中心广场、东煜金街麻辣烫一条街等重要商圈、夜市进行串联,推出“名厨名师制作夜”“现场制作互动夜”等餐饮夜场活动,甘谷辣椒、秦安花椒、武山粉条等农副产品走红。调整优化、延长时间的公交线路,也为游客夜间通行提供保障。

  文旅融合更“吸睛”

  始于流量,不止流量。随着旅游业发展和消费升级,网红城市不断挖掘文化底蕴,打造特色项目,提升消费品质,为游客带来更多新鲜和惊喜。

  秦腔音乐剧《麦积圣歌》、原创舞剧《一画开天》、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天水千古秀》……连日来,一系列文娱活动为“天水麻辣烫”文旅展演季拉开帷幕。当地还举办文创商品展销活动,发展汉服旅拍、非遗体验等新业态,深受年轻游客喜爱。

 “五一”假期,游客在甘肃天水麦积山景区入口处排队检票。新华社记者 王紫轩 摄

  五一前夕,哈尔滨交通集团推出移动主题巴士,主打“美食+旅行+文化”的跨界融合,其主要停靠点包括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等热门景区。在车厢里,游客一边品尝红肠、格瓦斯等俄式美食,一边品味深厚的城市文化,邂逅流动的城市风光。

  在榕江,除了足球赛,村寨里的斗牛比赛、侗族大歌、苗族芦笙舞等民族文体表演热度不减,露营烧烤、花海打卡、长桌宴等积攒人气,仅1日就有逾7万人涌入。在县城及周边地区,大桥上、榕树下、鼓楼边,随处可见穿着民族服饰拍照的游客。

  “淄博,从来不止烧烤一张名片。”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党委宣传委员仇慧清说,全新改造的聊斋园景区成为新的打卡点,《聊斋惊梦》体验馆、《夜话聊斋》夜游项目实现“文旅+科技”,奇幻的光影变幻带来视觉盛宴。在不远处的蒲松龄故乡蒲家庄,不少游客踏着青石板路寻访。

  多措并举促“长红”

  面对假期“一房难求”等状况,“网红”城市不断发力。榕江县持续提升接待能力和“吃住行游购娱”服务品质,一批酒店和民宿产品在加紧装修即将开业。天水市提前建立两区五县房源信息共享机制,引导部分游客入住邻近县区。

 5月1日,贵州榕江观众和啦啦队用闪光灯点亮“村超”赛场。新华社记者 齐健 摄

  以往应对“突发状况”的有益探索,逐渐成为常态化机制。天水市商务局成立“天水麻辣烫”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在假期前做好研判,及时引导游客有序分流。哈尔滨市坚持“露头就打、快查快处”工作机制,重拳打击出租车违法违规行为。淄博市实行“首接负责制”“一日办结制”“即诉即赔”,优化涉旅投诉处置。

  据介绍,榕江县正着力打造一个“以足球为媒、让文化搭台、用经贸发展唱戏”的平台,让“村超”成为“文体旅嘉年华”。哈尔滨从4月起持续推出“2024迷人的哈尔滨之夏”系列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感受夏日“滨滨凉”。

  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等业内人士指出,文旅融合是旅游新模式,更搭载着文化交流与传承,让文化在旅行中焕发新的生机。(记者杨思琪、邵琨、张武岳、齐健、王紫轩)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文化热点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