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92.5%为山地和丘陵,耕地零星破碎、地块小而散的现状,限制了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在这里,如何有效提高农业机械化率,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一直是干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近两年,贵州掀起一场推进“农机上山”的热潮。
两年前,贵州开始更多聚焦于耕地的宜机化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重要抓手。近日,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道坪镇高坪司村,数台大型旋耕机在两天时间内完成了145亩耕地的翻犁作业。道坪镇副镇长杨涛对记者说:“一年前,眼前这一大块田还是145块‘巴掌田’。”
高坪司村近日正在翻犁土地。(赵桂琼 摄)
得益于项目的推动,很快,高坪司村高标准农田便建成了。“过去,145块小田由于排水不畅,不少田块成了洼地,顶多种植一季水稻。”杨涛说,如今,项目将145块田改造成宽度最窄16米、长度最短96米的21块大水田,并配建机耕道、下田通道、排水沟和灌溉沟,为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创造了条件。
记者了解到,2022年以来,贵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大水网建设同步规划,利用项目新增耕地指标收益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54.8亿元,同时整合各级财政资金投入30.2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66.2万亩,为大中型农机应用铺平道路。
适用于平原的农机,不一定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为破解这一难题,贵州组建了农机研发制造联盟,围绕粮油作物生产急需农机具开展研发。其中,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与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签订协议,承担了研发任务。
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农机事业部部长张志诚说,2022年公司根据贵州山区丘陵的特点,针对水稻、油菜、玉米、大豆等种植的薄弱环节,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技术等方式,合作研发了水稻钵苗播种机、水稻钵苗移栽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播种机等产品,目前已在龙里县、长顺县等27个县应用。
黔南州龙里县湾滩河镇羊场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泽昭在介绍水稻播种机。新华社记者刘智强 摄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湾滩河镇羊场社区2022年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了一批农机,包括1台育秧机、4台插秧机、5台收割机、17台旋耕机、1台农用无人机等,其中有一部分便来自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记者在羊场社区存放农机具的地方看到,合作社已经准备好了土和肥,再过一段时间就着手水稻育苗。
羊场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泽昭告诉记者,有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不仅解决了农业“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也帮群众降低了种植成本,比如打田一亩地,农机服务最少时只需130元,但雇佣人工至少需要200元。
得益于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羊场社区不仅解决了田地撂荒难题,2022年还规划起粮食产业。李泽昭说:“社区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号召大家统一水稻品种,种植品质较好的‘野香优莉丝’,去年秋收后,以高于市场价3角的价格收购稻谷30万斤,然后加工成大米卖向市场,粗略统计至今已实现销售收入40多万元。”
高坪司村近日正在翻犁土地。(赵桂琼 摄)
贵州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2022年比2021年提高2个百分点。2022年末,贵州省农机服务组织达640家,同比增长16.18%,全年完成农机作业4100万亩次,建成20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田。
“农机上山”,农民信心足。近日,从南到北,贵州山间机声隆隆,一场接一场的“百万农机闹春耕”活动在各地展开。(记者刘智强)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