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三农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智慧三农  
让农民尝到“生态产业”甜头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5-29 16:53:33 来源:毕节日报 作者:陈金贵   点击: 评论:0
□ 陈金贵  

栽种初夏秧,稻谷满粮仓。连日来,百里杜鹃管理区黄泥乡朝门村村民利用晴好天气,抢抓农时,有序进行水稻插秧作业,播下丰收的希望。

“我家从去年开始种村里免费发的品种,产量挺高的,又不愁销路。”朝门村生态稻米种植户宋友权说,他家每年要种6亩左右水稻,这几天已经插完秧。

朝门村环境优美,水源无污染,土壤肥沃,种植水稻由来已久。为促进农民增收,提高水稻附加值,朝门村立足实际,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注册了“朝门生态米”品牌,并依托当地资源,统一引进优质水稻品种在全村种植。同时采取“村集体+合作社+群众”模式,由合作社统一选种、管理、收购、销售,实现村民增收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双赢”。

“‘朝门生态米’全过程都没有使用化肥,口感好、品质优,每年都不够卖。”朝门村种植户潘兴平靠着种植“朝门生态米”,生活越来越甜。

如今,“朝门生态米”已成为黄泥乡一个特色农业品牌,朝门村也尝到了“生态产业”发展的甜头,许多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我们村主要种植‘颠禾优’和‘香早优’,亩产大约在500至600公斤,经济效益可观,村民积极性也很高。村里还组织举办插秧节、稻草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活动,助推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朝门村党支部书记游永彬介绍,该村水稻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还统筹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作为毕节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朝门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发展生态茶1000亩,每年发放务工工资10万余元。同时发展民宿、酒店、农家乐等产业。

随着产业不断发展,村民除了务工增收和种生态稻米增收,每年还参与村集体经济分红,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智慧三农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