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著名作家珍贵手迹、书信、手稿亮相上海中心
《收获》特展:遇见当代文学一流阵容
■本报记者 施晨露
落款为1987年7月19日的信里,孙甘露写道:“‘我们正平凡而毫不铺张地创造历史。’但愿我们的努力不是白费。”那是后来被视为先锋文学代表作的《信使之函》发表之前。
1991年6月15日的这封信,写在嘉兴市文联的信纸上。余华写道,“在我即将走的时候,格非在三个电话中疲于奔命,前两个电话是对你的追捕,最后一个让我们知道了在这紧张的时刻,你却镇定自若地指挥着纱窗走上窗框……”充满小说家的笔调。信的最后说,“昨天的汽车两小时就到嘉兴了。此刻依然暴雨倾泻,我给你写信,成了雨中的回忆了”。当年的信,成为此刻对过去文学生活的回忆。
信的收件人是《收获》主编程永新。这些当代作家的珍贵手迹、书信、手稿,呈现于“与《收获》同行——《收获》创刊65周年特展”。昨天起,读者可以在位于上海中心大厦52层的朵云书院·旗舰店,与这幅生动的中国当代文学画卷相遇,走近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遇见莫言、余华、王安忆、苏童、孙甘露、金宇澄等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
作家们心中不同凡响的杂志,是即将迎来65岁生日的《收获》。《收获》65周年特展以丰富的展品、别致的布置和有趣的互动,引发几代作家与读者的共同回忆。
展览入口处,一面巨大的作家签名墙,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见证了《收获》对中国文学的贡献。1957年,巴金、靳以主编的大型文学刊物《收获》在上海诞生,一代代收获人延续五四新文化血脉,坚守文学独立品格,“把心交给读者”。展览首个板块——“《收获》与巴金”中,读者将看到《收获》杂志的创刊号和复刊号,巴金为《收获》写下的文字,《收获》编辑部的老照片和生动感人的视频资料。
在程永新看来,《收获》长于上海,带有江南的气息,有独特的审美,特别是始终反映时代与大众生活,继承巴金等老一辈文学家的高贵品质,这是《收获》需要坚持的。新的时代,要经营好《收获》这个品牌,还要发掘和培养更多年轻作者、编辑、读者。通过“收获”App、收获文学榜等尝试和开拓,《收获》也在创造一个更新的“轻‘收获’”的形象。
(来源:解放日报)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