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乡村振兴  
贵州麻鸟村:乡村蝶变绘新景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11-13 21:19:40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赵狄娜 点击: 评论:0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赵狄娜

  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在麻鸟村,非遗已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通往幸福生活的一项“法宝”。

  返乡创业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如今麻鸟村的苗寨人观念有了新变化。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回乡就业创业,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供图/受访者

  云雾缭绕,人间仙境;袅袅炊烟,人间烟气。走进位于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东南部的麻鸟村,村寨沿着山坡高高低低,层层叠叠地坐落在大山之上,放眼望去都是苍翠的树木,空气清新自然,仿佛置身于森林氧吧之中。这里地处珠江水系都柳江上游,全村173户、725人,海拔800~1495米,森林覆盖率为70%。“山高谷深,山峦叠嶂,日日有云海;是云上贵州和云上丹寨的代表地。”麻鸟村名誉村长、丹寨县雅灰小学校长余灵贵介绍道,“麻鸟村还被贵州省列为民族文化重点保护的少数民族村寨之一。”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如今在麻鸟村这样一片人杰地灵的宝地中,苗寨人民观念有了新变化,生活有了新气象;村容村貌持续擦亮,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回乡就业创业,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非遗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芦笙响起来了。身着锦鸡盛装的女人们两手半垂在身体两侧,沿逆时针方向跳舞。从三、四、五、七拍不等的动作来跳,脚与上肢自然摆动,腰、膝关节扭动,脚按节奏变换姿势,时而昂首点头如锦鸡跃跃欲飞,时而花带飘闪若锦鸡翻飞亮翅,时而提脚低眼如锦鸡觅食行乐,跟随芦笙曲调的变化和节奏强弱而翩翩漫舞。

  这就是著名的锦鸡舞,也是丹寨县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瑰宝。而麻鸟村正是锦鸡舞的发源地,拥有“中国锦鸡文化之乡”的称号。关于锦鸡舞,有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上天派遣一只美丽的锦鸡,给麻鸟先祖们送来了一粒金灿灿的谷种,同时告诫人们:“要保护树木,少打猎。”人们把这粒谷种种在地里,得到了一捧沉甸甸的谷子,再把谷种分发播种,这样全村在此就能安居乐业了。麻鸟村的老村长余富义表示,跳“锦鸡舞”就是为感恩锦鸡、感谢大自然的赠予,维护好自然生态,获得一方安宁。而麻鸟村锦鸡舞的服饰也极具特色,舞蹈中的女子绾着蝴蝶高髻,髻顶插戴颤动欲飞的锦鸡银饰,上穿紧身小衣,下着绣花百褶超短裙,在臀部裙外围上半幅织锦彩带,婉如锦鸡长长的漂亮尾翼,整体造型就像美丽的锦鸡,花枝招展。

  “经过县文化艺术团的编演,麻鸟村的锦鸡舞不负众望,一次次冲出山寨,奔向全国,走出国门。”余灵贵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说道。20世纪80年代后,锦鸡舞已被先后带到意大利、匈牙利、南斯拉夫、奥地利、罗马尼亚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它的神奇惊煞了海外艺术界,人们把它称为“东方的神鸟”“最原生态的芭蕾”。2006年,锦鸡舞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锦鸡舞在“多彩贵州”舞蹈大赛上摘取了最高奖项“金黔奖”……可以说,锦鸡舞是麻鸟村的一块非遗金招牌。

  “中国非遗看丹寨,丹寨非遗看麻鸟。”除了是“中国锦鸡文化之乡”,麻鸟村还是有名的芦笙村。“目前,麻鸟村有四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鸡舞、苗族苗年、苗族服饰、芒筒芦笙祭祀乐舞,有六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滴水芦笙制作技艺、芒筒芦笙制作技艺、四滴水芦笙词、苗族古歌、木梳工艺、竹编工艺。”余灵贵介绍道。其中,“四滴水”芦笙有着数百年历史,音调独特,是当地及周边县市几十个村寨苗族群众日常生活和节庆中必不可少的演奏乐器,深受苗族群众的喜爱。

  据了解,“四滴水”芦笙的制作主要为烤竹节、制簧片、制音管、制气斗、装簧片和定音等几十道工序,工艺相当繁琐,平均每个手艺人一个月只能制作4支芦笙,不少人都因为吃不了苦而放弃了。有资料显示,目前麻鸟村仅有极少数人还在从事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并且坚持沿用传统纯手工制作。不过,近年来随着群众文化生活的提高,各地苗族群众对“四滴水”芦笙的需求大增。政府也鼓励村寨里的年轻人加入“四滴水”芦笙的制作行列中,把这项手工技艺发展成村里的文化产业,在提升其经济价值的基础上,进而带动当地村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在麻鸟村,非遗已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通往幸福生活的一项“法宝”。余灵贵说,曾经出走的手艺人看到了希望,不断回乡创业,继承和发扬了锦鸡文化和芦笙文化。此外,麻鸟村还在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组建锦鸡舞表演队,建设民族文化博物馆等,将其打造成为“山区旅游村寨”的一张新名片。“眼下,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改变,人们已经从经济短缺时代对物质需要的高度依赖转向了对精神领域的需要和提高上,非遗文化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民族文化也拥有了更多的展示平台。”

  如今,麻鸟村优雅动人的锦鸡舞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游客小均此前曾在麻鸟村旅行了一段时间,她告诉《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来到这里会充分感受到民风的淳朴,以及当地人的热情。“他们那种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让人印象深刻。村长家门前就有一棵参天古树,据说是祖先最早定居这里时植下的。村民的生活方式里本身就有一种传承在,比如对自然的敬畏,对饮食、服饰文化的传承,还有仪式性的乐器演奏和舞蹈等。这些都浸润于他们的生活之中,一些年轻人甚至以此为业。身处其中,能体验鲜活的苗家文化,同时并不觉得这里是封闭的。”小均感慨,“比如他们用芦笙演奏了一位当地音乐家创作的曲子《贵州欢迎你》,据说在抖音上很受欢迎,你能够感觉到他们是积极和外界沟通的,有联结的,在很热情、饱满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文化,有一种开放的心态。”

  多措并举建设和美乡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麻鸟村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从做精、做大、做规模化入手,黑毛猪、生态米等特色产品一步步走向了大都市。

  麻鸟村黑毛猪是丹寨县的特产,其皮毛黑色透亮,身躯短而微凹,后躯较丰满,四肢健壮粗短,头大,嘴粗短,耳较大下垂,额部皱纹深;猪肉呈鲜红色,肉质细嫩,口感鲜美,有清香味,汤汁鲜淳透亮,皮脆而糯。据了解,麻鸟村黑毛猪是在长期的粗放饲养管理条件下选育形成的地方品种,以传统的熟食喂养方式放养,因此其肉质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18%~21%;氨基酸含量14.2%~16%。

  余灵贵详细介绍了麻鸟村黑毛猪悠久的养殖历史。“据《丹寨县志》记载,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丹寨县已有黑猪(称内柿猪)的人工养殖。当时引进内江猪和该地的地方猪种柿花猪(萝卜猪),经过若干年代的本品种轮回杂交选育形成地方猪种(内柿猪)。2018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丹寨县麻鸟村黑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他还表示,麻鸟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亚热带湿润季风特征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养殖区域远离城市及交通主干道、无工业区,隔离条件好,环境无污染,“这些都是黑毛猪得以生长的有利条件”。如今,黑毛猪不仅深受来到麻鸟村旅游的朋友们的喜爱,还销往重庆、杭州等大都市,得到了重庆山也山食、里山烤肉店、杭州玉玲珑餐厅等知名品牌的助推。“现在,以麻鸟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寨,黑毛土猪饲养已经成为一个特色产业。”

  早在2004年,丹寨县就被列为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07年11月经国家和省专家现场检查验收合格,被确定为无公害优质大米生产示范基地。而麻鸟村梯田与高要梯田均属贵州省十大梯田,由于地势陡峭,机器无法实施耕作,目前还靠传统牛耕。“麻鸟梯田成为丹寨县唯一的牛耕区域,主要施农家肥,成为地地道道的生态农业试验区,不仅环保,产出的大米口感好,深受大家喜爱。”余灵贵说,这样的生态米除了当地人会自家备着吃,其余的都销往重庆等大都市,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之一。

  作为美丽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麻鸟村的干净整洁、环境优美也让人印象深刻。近年来,麻鸟村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形式、同心同力,在环境卫生整治上下力气、在卫生秩序管理上下功夫、在村容村貌上下成本,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擦亮了村容村貌,更提升了村寨形象。首先,制定“门前三包”责任制度。要求每家每户签订责任状,通过制度管理,形成村规民约,强化村民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其次,设立卫生网格员。以村小组为依托,将麻鸟村按片区进行划分,每个卫生区域设立网格员,督促每家每户加强卫生清理,维护环境清洁,提高环境卫生整治的执行力。最后,将每周三定为麻鸟村“环境卫生日”,定期在全村开展卫生环境集中整治工作,让全村每家每户、老老少少都参与进来,形成“环境卫生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

  当下,贵州正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上出新绩;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麻鸟村也不例外。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麻鸟村的环境得到进一步整治,村寨实施了排污项目,实施一批农村厕所革命,古树群得到了保护,非遗文化得到了保护与传承。余灵贵表示:“数字时代、电商时代给麻鸟村乡村振兴带来了机遇,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麻鸟,体验麻鸟非遗,观麻鸟云海,品麻鸟美食;但也应该看到挑战:村寨基础设施、庭院美化、停车场等急需建设与规化,电力、通信设备的布局影响村容村貌,也需规范布置。”

  作为村长与校长,余灵贵同样非常重视人才振兴。“麻鸟村从四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地道的百姓(提供粮食安全、特色农产品保障),党的基层组织(提供乡村治理保障),非遗传承人(提供非遗文化传承保障),在校学生(提供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我会教育学生讲好村寨故事,爱家乡、爱故土;增强环保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加强感恩教育、理想教育,小手牵大手,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带着家乡的期盼,走出大山,再回到大山。”

  他为麻鸟村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美妙图景:绿水青山养眼、蓝天净土养肺、田园生活养神、民族文化养心、传统美食养胃,“是一个处处彰显着生态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的村寨,是能让我们记住乡愁的地方”。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11月上旬刊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乡村振兴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