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乡村振兴  
贵州省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1-15 10:28:28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刘悦 点击: 评论:0

乡风文明润心田

——我省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接下来,请大岩村小岩片区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推动乡风文明赋分争优前十名的家庭上台领奖。”在阵阵掌声中,龙里县醒狮镇大岩村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推动乡风文明赋分争优表彰会拉开帷幕。

  尽管冬日寒冷,大岩村表彰现场却热闹非凡,村民们纷纷竖起耳朵,期盼着主持人叫到自己的名字。“龙光平、陈新平……”随着主持人喊出一个个名字,片区前十的家庭代表们有序地走上台,在大家的见证下接过荣誉证书,站成一排合影留念,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领完奖后先不要走,我们接下来还要结合积分为大家兑换奖品。”大岩村第一书记张南方说。

  作为龙里县首个农村基层治理助推乡风文明赋分争优工作试点村寨,大岩村多次组织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搜集群众意见,制定出符合本村(社区)发展实际的村规民约、赋分争优“加减分”清单,将遵纪守法、村集体事务、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村集体经济发展等纳入村规民约,以家庭为单位,采取文明积分的形式让赋分争优工作走向深处、落到实处。

  “看到大家上台领奖,我也很激动,以后我要多多参加村集体活动,和大家一起建设美丽大岩。”村民掂了掂手中刚兑换的物品开心地说道。

  小小物品,聚“心”助“兴”。如今的大岩村家家户户比更文明、更融洽、更勤劳,通过“文明积分”的方式,存“德”换“得”,用心用情凝聚群众、引导群众,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解锁乡村发展新动能。

  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振兴。我省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实施方案》《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措施,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年行动,深入实施“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加强基层组织引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红黑榜”等作用,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进农村丧葬习俗改革。

  “有了红白理事会,我们村的红白喜事就有人管了,志愿服务队亲自送来‘车不过十、礼不过百’酒席专用车标,还协助操办酒席,我这心里啊,别提有多高兴了。”家住湄潭县抄乐镇落花屯居的村民王志海竖起大拇指。

  一段时间以来,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还不起”等让广大农民群众苦不堪言。如何摘掉“面子假面”,丰富“精神里子”,湄潭县坚持党建引领、乡风铸魂,大力推进“红白理事会”全覆盖,推行“车不过十、礼不过百”创新实践,形成“村‘两委’+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志愿服务队+农户”自治管理模式,理事会成员在红白事操办的大小事宜间,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聚焦群众需求,打通乡风文明建设“最后一公里”。

  重礼不失礼、礼轻情意浓、文明有新礼。“红白理事会内容深得民心,真正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党总支部书记伍荣明说。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一项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汇聚起全民参与的社会正能量,让文明新风变得更有温度与活力。

  贞丰县珉谷镇必克村把文明乡风建设同开展布依古歌、布依戏、刷把舞等民族文艺活动结合,组建了舞狮队、龙灯队、棍术队、布依八音队、篮球队、山歌队等7支文体队伍,大大丰富了村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榕江县车民街道富民社区重视开展广场舞、合唱、乒乓球、篮球、象棋、拔河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引导村民以运动健身、培养文艺特长的形式度过闲暇时光。搬迁群众在参与文体活动中增长了见识,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其审美情趣、思想觉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激发了建设美好家园的主人翁意识。

  兴仁市连续多年组织在各村(居、社区)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卫生户”“感恩户”“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全市156个村(居、社区)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卫生户”“感恩户”“星级文明户”等农村先进典型创评活动全覆盖。一块门牌,不仅成了乡风文明的有力证明,还成为广大家庭“你追我赶、向好向善”的风向标,更是为当前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注入了新动力。

  打造文明乡风,让乡村生活拥有诗和远方,也能让乡村生机勃勃。用好文明乡风这一软实力与硬实力,将推动乡村振兴长足发展,行稳致远。

  春风化雨润心田,文明花开仁义乡。我省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乡风吹到每个村寨,吹进群众心田,让广袤农村成为一片家风良好、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的希望田野。(记者 刘悦)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乡村振兴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