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纪大了出不了门,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来为我理发、帮我办事,很暖心也很感动。”“快到年关了有很多事要办,上门服务真的帮了大忙……”连日来,贵阳市乌当区新光路街道保利温泉新城社区正组织志愿服务队到老年人家中提供理发和身体检查等服务。
保利温泉新城社区老年人占比高,结合该实际,社区党支部采取“日访、月访、随时访”服务机制,积极上门为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医等“七助一探”服务,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米”,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可见,为民服务做加法,群众满意度更高。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贵阳市乌当区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坚持做实“关键小事”、解决“揪心难事”、抓好“长远大事”,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以摸得着的实效写好民生答卷。
立足岗位做贡献 基层治理提质效
“以前为了找车位,要在小区转好几圈,现在扩建了停车场,还新增了许多沿街车位,下班回家再也不用一路发愁了。”小区停车难问题获解决,家住乌当区龙广路街道新都社区的吴雄飞赞不绝口。
曾经,停车乱、停车难是新都社区基层治理的堵点,社区内含5个老旧小区,总人口7600余人,停车位却仅有806个,车位供给严重不足,影响辖区居民生活品质。
增设车位,一度成为新都社区老旧小区居民迫切的民生所需。为此,龙广路街道党支部将主题教育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多次走访调研,研究地下人防工程闲置国有资产及沿街人行道规划改造工程。
开展居民议事、协商座谈、引进开发商……在龙广路街道党支部的推进下,新都社区完成了地下停车场改建可行性论证及建设等工作,并于2023年6月完成扩充地下停车位60余个、沿街停车位120余个,同时新建充电桩20余个。
“新都社区停车场项目改造,既解决了居民、商户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还满足了新能源车停车充电等需求。”推动并见证着辖区居民在社区变化中切实感受到幸福感,龙广路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宋莉十分欣慰。
聚焦群众关切,“干”字当头,“实”字为先,龙广路街道党支部的实践生动彰显了乌当区全域主题教育成效。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乌当区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紧密结合实际开展“走进群众家门、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三项行动,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截至目前,乌当区已办结民生实事近30件,除停车问题外,乌当区垃圾分类、消防安全、矛盾纠纷等基层治理难题也正有序推进解决,群众“三感”提升正随着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渐渐变为具象。
党建引领优服务 温暖新就业群体
去向难掌握,学习难开展,管理难到位,服务难有为……货车司机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党建及服务工作向来难点堵点颇多。
作为贵州省“货车司机党建”首批试点,贵阳市乌当区充分发挥“司机之家”阵地作用,结合主题教育全力筑好“找有路径、学有阵地、诉有渠道、干有平台”的服务港湾,建好建强“车轮上的党支部”,解决货车司机群体的“急难愁盼”。
动态摸底,共建3个货运企业党支部,用好“红色黔线”流动党支部微信群等平台,让“家”的联系密起来;优化服务,建成“学好新理论、停好放心车、洗好热水澡、吃好可口饭、睡好安稳觉”的“五好家园”,让“家”的温度暖起来;凝聚思想,多形式促学、多内容教学,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引导党员货车司机参与志愿服务320余次,让“家”氛围浓起来……
抓好“关键小事”,解决货车司机“心头大事”。随着第二批主题教育纵深推进,乌当区“司机之家”的服务底色越发鲜亮:学习室、厨房、洗浴室等基础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休息区还配有2台自动按摩椅……“在这里,我们既能吃上热饭喝上热水,又能休闲放松,还能学习理论,像回家了一样。”“司机之家”的“一站式”服务让常年在外奔波的货车司机庄科城看到变化,得到便利,感到温暖。
建好“一个家”,温暖“一群人”。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乌当区紧密结合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工作特点和生活实际,积极推动以党建引领优化服务、凝聚思想、团聚力量,搭建平台载体,强化关心关怀,增强作用发挥,着眼细微处增强新就业群体幸福感。
党员示范谋发展 共绘振兴新画卷
“项目分红2000多元,公益性岗位工资2万多元,樱花项目管护费1万多元,养猪收入2万多元……汤叔,您家今年收入不少呢!”2023年12月底,乌当区羊昌镇平坝村党支部干部正和农户汤向文一同盘点全年收入。看着年关收入不错,曾是贫困户的汤向文生活底气和干劲也越来越足。
汤向文的“好日子”,源于村里的“好产业”。乌当区羊昌镇平坝村,位于贵阳市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交通优势明显,发展路子广阔。但过去,平坝村的产业几乎为空白,村“两委”和群众纷纷表示对发展没有思路、缺乏信心。
借开展主题教育的契机,平坝村党员干部坚持“以学促干”,探索“党+产业”的发展模式,按照“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协会共驻共建”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制定发展战略图打造“东苗木、西避暑、南蔬果、北餐饮”的产业布局。
绘出“产业美”。平坝村推行“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流转350亩土地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期间,平坝村党员干部多次到群众家中与他们一同话发展、做规划、说前景,迅速完成88户村民的协调工作。蔬菜基地顺利建成后,平坝村68户村民获得土地流转金,新增本地用工4500人次,并带动了19户脱贫户增收。
绘出“业态美”。随着乌当区乡村旅游出圈,平坝村抢抓“养生+旅居”的新型业态机遇,利用宜人气候、淳朴民风民俗吸引游客,走出了旅居经济的新路子。目前,平坝村上、下改马两个村民组打造成为旅居民宿聚集带,民宿数量已有60多家,旅居游客最大承载量达2000人。
不仅如此,平坝村坚持产业和治理两手抓,聚焦反映强烈的农房风貌整治、通组沥青路铺设、河道景观治理等问题设置党员责任区,深入推进农村“五治”;结合实际成立各类自治会,如上、下改马村民组乡村旅游群众自治会、方家庄蔬菜种植群众自治会等,引导群众群策群力……
如今的平坝村,蔬菜产业助农增收,民宿旅居前景广阔,村容村貌整治有效,村民幸福感节节攀升。村美民富产业兴,乡村振兴有了新气象,亦离不开主题教育的浇灌。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乌当区坚持教育、实践两手抓、两促进,把“重实践、建新功”落实到“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上,引导党员干部把精力聚焦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研究政策、谋划举措、部署工作、指导推动,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