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乡村振兴  
贵州玉屏: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推进乡村 产业振兴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3-18 15:39:27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周义民 点击: 评论:0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玉屏自治县围绕品种更优、品质更好、品牌更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好产业指导员作用,千方百计把农业总量做上去、占比降下来,加快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5%以上。
       一是在保规模提质效上下功夫。玉屏农产品品质都很好,但品种多、数量小,农产品单个品种规模不大,统一规格和统一标准的产品总量不足。要聚焦油茶、精品果蔬(黄桃)等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市场引导、要素保障、标准引领、科技支撑,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把优势产业规模做稳,把品质效益做上去。大力推进林业经济发展行动,建成省级高标准油茶示范基地2个以上,确保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22.01万亩、林业产业综合产值达10.3亿元。要加快生猪养殖小区智能化升级改造,探索微生物疫病防控生猪养殖,加强监测预警、优化政策措施、做好产能调控,最大限度减少空栏量,确保今年出栏生猪17万头、产量1.53万吨、产值5.08亿元以上。要抢抓全省大力发展肉牛产业机遇,梳理并用好县内现有肉牛养殖基地资源,动员养殖户(合作社)实施标准化健康养殖,加快高档雪花牛肉全产业链、良种肉牛产业链等项目建设,推动肉牛全产业链发展。
       二是要在抓特色创品牌上下功夫。目前,我们的农产品品牌仍存在“小乱弱”现象,农产品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要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产品包装、销售服务,因地制宜推进玉屏油茶、玉屏黄桃、郭家湾贡米等地理标志产品发展,不断增强特色农业发展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推动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要围绕油茶、黄桃等强化龙头品牌带动,加强优质品牌选育和质量体系建设,聚焦食用菌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打造1至2个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公共品牌,防止牌子过多过杂、五花八门。要进一步合理确定公共品牌的使用规范、成本分担、利益分配,充分激发企业参与公共品牌建设的积极性。要增强品牌保护意识,构建品牌商标权前端监测、中端重点保护、后端严格执法的保护格局,对现有品牌商标进行有效保护。
        三是在深加工增效益上下功夫。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引进和发展了油茶、黄桃等精深加工产业,目前从整体来看,仍处于初级阶段,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还不够高,产业链短导致附加值不高,原料供应不足导致“吃不饱”,这些都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要持续加大力度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聚焦油茶产业效益最大化,深化保健品、医药品、化妆品、日化品等产品研发;聚焦黄桃果脯加工,开发黄桃罐头、果干、果汁等易储存、便携带的精深加工产品;聚焦食用菌成品加工,深化食用菌干加工,探索生产菌汤包、调味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大产品宣传、推介和销售,积极推进农业“接二连三”。要大力发展农村网络电商,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立10个村级客货邮融合试点站,推动城乡“客货邮”深度融合发展,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四是在育主体强龙头上下功夫。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的提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经营主体功不可没。目前,县内农业经营主体1125家,年销售收入超50万元的仅406家,经营主体的数量还不够多、质量还不够优,既小又散。要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育相结合,外部要引进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规模以上生态食品及健康医药加工企业2家以上,内部要持续培育壮大玉屏温氏、贵福菌业、黔玉油茶、北侗玉水、碧慧源菌业等重点企业,打造成为一批影响力大的引领型农业龙头企业,确保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稳定在10家以上。要加强家庭农(林)场培育,今年要新增录入家庭农(林)场200家,新增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6家、家庭林场10家,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全县家庭农(林)场总数达845家以上;规范提升合作社发展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定在380家左右,新增省级示范5家、市级示范社5家。要加快推进玉屏自治县食用菌产业园智慧工厂化生态车间等项目建设,实现生态食品及健康医药综合产值20亿元以上。要落实好纾企困稳市场促消费措施,持续培育现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确保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周义民)
       责编:彭会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乡村振兴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