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乡村振兴  
凯里市:“两改两治理一提升”行动绘就“和美城乡”新画卷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04-03 11:22:33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潘仁福 点击: 评论:0
     
       今年以来,凯里市要紧紧围绕和美城乡建设“五项提升工程”和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聚焦“两改两治理一提升”行动工程,对表对标,寻找差距,综合施策,加快补齐农村环境整治短板,着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打造一批和美城乡示范村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着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围绕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民生”理念,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经济适用、群众易于接受”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强化改厕质量监管,加大财政奖补资金扶持力度,扎实做好农村改厕工作。2024年要完成新改建卫生厕所830户任务。同步推进一批历年问题厕所整改,特别是2020年和2021年度问题厕所整改工作,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拿出过硬措施,确保问题厕所整改到位,让群众受益。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部门要做好技术培训指导,全程指导好改厕技术模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改厕技术方法,督促指导好各镇街加强相互学习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先进经验,让无害化卫生厕所得到进一步推广普及,确保农村卫生厕所“建得好、用得上、管得住、用得久”。
       二是着力推进畜禽圈舍改造提升。围绕“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管理智能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支持畜禽养殖场开展标准化提升改造,聚焦肉牛、生猪等养殖业发展畜禽,推进新一轮农村畜禽圈舍改造提升,通过采取盘活农村闲置圈舍、闲置大棚、移民搬迁后老旧房等方式,实施农村畜禽圈舍改造;支持有条件的村寨建设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等。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部门要做好各镇街改圈摸排指导,制定方案,参照省州改圈技术规范和标准,对纳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管理的低收入户和监测对象,实施畜禽养殖圈舍新建或改扩建的,给予每平方不超过400元补助等,进一步提升群众改圈积极性。
       三是着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围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按照“户收集、村运转、市处理”的直运管理模式,对全市农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试点,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牵头单位市综合行政执法、环卫部门要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技术标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站点、清运车辆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打造凯里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新样板。
       四是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能分散即分散、宜集中则集中”的原则,在人口较为分散的村庄,优先采取分散治理模式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减少管网建设费用,解决镇(街道)所在地和中心村生活污水问题。牵头单位环保部门要重点实施好白果井街道蒿支平村等两个州级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污水治理项目。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和模式,加强农村改厕与污水治理有效衔接,让农村生活污水有去处,实现生活污水治理与绿色农业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共赢。
       五是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提升。牵头单位市妇联和乡村振兴部门要深化拓展以“三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塘沟、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五净四美”(屋〈厨〉净、路净、厕净、沟净、水净;庭院美、村庄美、环境美、田园美)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市农业农村和自然资源部门等要严格落实好“一户一宅”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切实解决农民乱占耕地随处建房、不按规划建房、乱搭乱建等问题。市住建、民宗等部门要加强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市乡村振兴部门要结合庭院景观打造,通过种植观赏农作物或经果林,发展一批庭院经济示范户和和美小院示范户,推动村庄微菜园、微花园、微田园、微果园“四微”生态空间建设等,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取得新的实效。
下一步,凯里市将聚焦推进“两改两治理一提升”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畜禽圈舍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及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程各项既定目标任务,让凯里市农村更加美丽、农业更加兴旺、农民更加富庶、生活更加幸福。(潘仁福)
       责编:彭会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乡村振兴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