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法治频道  
贵州: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法治文化矩阵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4-11-27 16:48:34 来源:贵州文化网 作者: 点击: 评论:0

  遵义会议会址、丙安古镇、四渡赤水纪念馆……一座座红色地标,承载着遵义革命老区光辉的革命历史。作为贵州重点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年都有无数党员干部、游客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接受深刻生动的红色教育。

  作为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贵州红色文化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八五”普法以来,贵州省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红色资源与法治元素有机衔接,推动形成了一批红色文化法治阵地,实现红色资源与法治文化并蒂花开、交相辉映,不断提升群众“见法率”。

  “红”“法”相融赋能乡村治理

  遵义子尹路。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见证过遵义会议的历史风云,依旧巍然矗立。

  遵义会议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和革命遗址。

  遵义市司法局历来高度重视红色法治文化的挖掘和传承。近年来,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当地以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和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的核心景区为依托,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的民主集中制精神内核,在推动相关村(社区)深化民主法治建设中传承和发展,扎实落实好“五民主、三公开”制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民主法治示范带。

  目前,已成功打造了红花岗区老城街道办纪念馆社区、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仁怀市长岗镇长征社区等为代表的具有浓郁红色文化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这些示范村(社区)传承和发扬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我们能深刻体会到民主集中制的优越性。”红花岗区老城街道王大爷说,社区通过召开居民大会、居民议事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社区事务的决策科学、民主。他感慨,社区还积极推进实行“三公开”制度,增强了大家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苟坝村和长征社区分别依托苟坝会议遗址和四渡赤水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民主法治建设相结合的新模式。其中,苟坝村通过组织村民大会、村民议事会等形式,引导村民参与村庄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实现了村庄事务的民主化、规范化,通过打造近四公里的红色法治故事小径,让红色法治文化深入人心。长征社区则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法治实践等措施,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据介绍,遵义市通过打造红色文化民主法治示范带,不仅深化了民主集中制的精神内核,也推动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发展。未来,这些示范点的成功经验或将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民主法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打造红色文化民主法治示范带

  法治宣传栏、红色法治文化广场、法治小故事。走进台江县施洞镇岗党略村的红色法治文化公园,浓浓的“红味”“法味”扑面而来。在这里,村民既能欣赏美丽风景,又能接受红色法治文化熏陶。

  岗党略村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保留了红军长征时的革命历史遗址。近年来,该村以红色法治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将本地红色故事中的法治元素及宪法、民法典等内容嵌入村中广场,打造了集红色法治文化、国防教育、廉政教育、村风德育于一体的法治文化阵地,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红色文化和法治知识。

  “依托红色法治文化公园,不仅盘活了红色资源,还通过法景融合,让法治观念浸润人心,薪火相传。”台江县司法局负责人说。

  在仁怀市长岗镇,当地则聚焦“法治+红色文化传承”,围绕“毛泽东住居旧址、红一军团干部会议旧址、红军医院旧址”三处红色资源,建设“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法治文化广场和普法长廊,让群众在休闲之余,接受法治熏陶、涵养红色文化。

  在赤水市大同镇,聚焦“法治+五个大同发展”,开展一次动员大会、建立一个基础台账、开展一次普法宣传、开展一次岗位练兵、参加一次旁听庭审、解决一批法治纠纷、打造一个文化阵地、组建一支法宣队伍、进行一次警示教育、创建一批示范村落,传承赤合特支等红色文化,利用嗑子匠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非遗传承人参与村民自治。

  笔者采访中从村民的反馈中得知,各村不仅注重通过文化公园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而且随着形式多样的普法讲座、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等活动的开展,逐步提升了村民的法治素养,现在村民都知道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

  红色热土孕育特色普法品牌

  如何让红色法治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贵州省,“黔微普法”“苗侗普法”“福泉今日讲法”“黔来普法、南边有料”等网络普法品牌,已是家喻户晓。

  这些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将居民、律师等群体吸纳进普法志愿者队伍,创作普法短剧、普法山歌等一系列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法治文艺作品,不断增强法治宣传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这是近年来,贵州省把红色法治文化贯穿法治建设始终,积极探索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持续擦亮红色普法品牌,全面展示红色历史中的深厚法治底蕴的生动体现。

  如在瓮安县“猴场会议”会址,当地利用科技手段将普法宣传融入红色文化场景中,不但拉近了红色法治文化与群众之间的时间距离和地理距离,还在历史与现实的穿梭中点亮了红色法治文化传承的熊熊火炬,让红色法治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红色法治基因代代相传、历久弥坚。

  数字赋能提供了红色法治文旅新体验、新玩法,更让红色法治文化“活”了起来。

  “我们将以普法剧、音乐剧、舞台剧……大力推出红色法治文化精品,以各类雅俗共赏的形式讲述荡气回肠的红色历史。”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负责人表示,未来,一批以宣传普及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将在各地陆续建成推出,通过互动式、体验式红色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推动红色法治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融合发展。(贵州省司法厅)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法治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