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频道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聚焦 > 法治频道  
“四个聚焦”织密织牢生态保护“法治网”
贵州文化网 发表于:2023-05-13 18:01:36 来源:贵州人大网 作者:杨文斌 点击: 评论:0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游船行驶在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旁的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

 

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全力构筑生态文明法规体系的“四梁八柱”,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法治根基,用法律武器护航生态文明,以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聚焦顶层设计,体现立法的“引领性”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在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制度创新上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框架下取得了重要进展。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同意将贵州省纳入长江经济带范围,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始终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批复贵州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贵州省成为全国第二个以省为单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省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立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决策相衔接,积极探索符合立法规律的立法模式和经验,率先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开展首创性立法,切实以法律“红线”守护生态“绿线”。如,2014年率先出台全国首部省级层面生态文明地方性法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等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固化下来,同时提出引领性、基础性的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方案,为高水平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提供法治保障。202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我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的经验做法被列入推广清单。

 

聚焦流域保护,体现立法的“创新性”

贵州是长江上游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土面积的65.7%属于长江流域,88个县市区有69个属于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肩负着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责任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始终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构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全力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坚决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着力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卓著,绿色发展相得益彰,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地区的发展新路。

 

保护赤水河流域独特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促进赤水河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胡志刚  摄 )

 

省人大常委会积极创新立法工作机制,优化立法工作方法,在流域保护等领域大胆进行探索性、创新性、创制性立法,不断拓宽立法思路、丰富立法形式,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法治支撑。如,2011年率先出台全国首部省级层面针对流域保护和治理的法规《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针对赤水河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制定更加严格的管控措施,开创了“一河一法规”的立法形式。2021年,联合云南、四川开展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首创“共同决定+条例”的立法模式,实现区域立法从“联动”到“共立”的跃升,为全国开展流域保护共同立法提供了新模式。2022年,制定出台《贵州省乌江保护条例》,细化和落实长江保护法的重要制度和重点措施,实现长江上游贵州重要支流立法保护的“全覆盖”,开启我省流域保护法治护航的新时代。

 

聚焦务实管用,体现立法的“实用性”

相对于立法结构完整、调整内容广泛的“大块头”立法,“小快灵”立法的立法形式简单,立法难度低、速度快,能够充分提高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省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实施性、补充性、试验性作用,紧紧围绕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积极探索“小切口”“小快灵”的立法实践,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确保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如,2022年制定出台《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从酱香型产业发展规划、转型升级、资源永续利用、污染防治等方面作出具有细化性和针对性的规定,明确对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的保护路径,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赤水河流域保护的治理难题,为保护好赤水河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产环境,推进酱香型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聚焦严格严密,体现立法的“系统性”

2021年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提高立法效率,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为了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省人大常委会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人大立法的优先领域,在确保立法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加快立法工作步伐,不断提高生态立法的质量和效率,着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截至目前,全省共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地方性法规130余件,涵盖了“水、气、声、渣”等主要生态环境要素,初步构建了覆盖全面、务实管用、严格严密、内在协调、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法治网”更加严格严密、更加科学合理,有力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快步走上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作者:省人大环资委  杨文斌)

贵州文化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闻权威媒体,贵州文化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侵犯贵处版权,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站出处写“贵州文化网”的所有内容(文字、图片、视频等)均受版权保护,转载请标明出处和作者。
分享到:
更多精彩内容首页 > 要闻聚焦 > 法治频道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版权声明 |人员查验 | 留言反馈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文化网版权所有

主办:贵州文化网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贵州中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邮箱:207656212@qq.com 商务合作QQ:40179119 电话:0851-83809958 手机15086320111(微信同号)

黔ICP备12003314号-2 备案标识贵公网安备52050202001313号